【家庭親子】〈說故事時間到囉〉這是真的還假的啊
圖/右耳
文/黃文綺
圖/右耳
常常在說故事時,會有孩子問「那是真的嗎?」我總是很認真的看著他回應:「你說呢?」有時,會有另一個孩子回答:「那是故事啦!」
記得,小兒子在小學四年級時的耶誕節早晨,從床邊的襪子裡拿到禮物,急急忙忙跑來告訴我「媽媽,耶誕老公公送我……」看到他的表情是興奮的,我也開心地回應:「真的啊!」有天,他下課回來告訴我:「媽媽,我知道沒有耶誕老公公,那些禮物都是妳和爸爸買的。」我看著他帶著成熟的臉龐,從他的語調中聽到一些失落。
我靈機一動,問兒子:「你每次都和阿嬤去拜拜,有看見神仙嗎?」我看見他的眼神專注著,接著對他說:「我們沒有看見神仙,不代表祂們不存在,就像耶誕老公公一樣,那麼久以來,大家都在慶祝耶誕節,還有很多人寫信到芬蘭的耶誕老人村,你想是為什麼呢?」說到這裡,我看到兒子的眼晴又亮了起來。
兒子漸漸長大,有一天下課回家,他認真又生動地描述著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那個轉學生一來就鬧出好多笑話,我認真聽著並且發問,突然間,他笑了出來說:「媽媽,那是我編的故事,妳也相信啊?」看著他得意的笑容,我也跟著笑了起來,心想「這真是聽故事長大的孩子啊!」
<繪本的想像空間>想像自己飛上天空啦!
回想一下,當你年幼時,有沒有看著天上的鳥兒或是飛機,想像著「如果我也能飛上天,會有多好哇」,成人版飛上天的故事裡有超人,兒童版的故事裡更充滿著各種隱喻。
美國凱迪克金牌大獎經典繪本《瘋狂星期二》裡,完全透過圖畫,生動地描繪著星期二晚上近8點,突然有一群乘著荷葉飛上天的青蛙,引發夜裡的騷動,隨著天亮而停止,但到了下一個星期二的同個時間,夜空中又出現了群豬飛舞……這夜深人靜時飛上天的故事,讓孩子帶著神祕和幻想入夢。
而在《蛋蛋艾格想要飛》的繪本裡,則透過一顆小小的雞蛋,每天望著天空中的鳥兒、飛機、蝴蝶等等真實的翱翔者,羡慕之餘,開始嘗試著各種讓自己飛上天的方式,當各種可能性都實驗失敗時,艾格決定用最單純的方式,由高塔上向下跳,究竟這一跳會不會成功呢?看到艾格跳下的瞬間,張著大嘴微笑的畫面,會讓人相信奇蹟的發生。
和孩子說這個故事,我總喜歡讓故事停留在這一刻,然後聽聽孩子怎麼說?
<家長看過來>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故事裡的真假和現實生活,孩子會不會分不清?有些父母不免疑惑,也擔心孩子分不清真假,會有錯誤的模仿。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限的,想像力也代表著創造力。依據兒童發展階段,大約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發展看圖說故事的能力,也喜歡玩各種想像的遊戲,正是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時機。
多年說故事的經驗裡,我看到孩子在聽故事時,多是專注和認真的,聽到疑惑處,也帶著疑問拋出那是真的還是假的,就像那個幫忙回答「那是故事啦」的孩子,這簡單的回答裡,便說明了孩子在聽故事時,很清楚故事與事實之間的區別,也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無法實現的夢想,讓孩子喜愛故事裡種種可能性。
從坊間數不清關於想要飛上天空的繪本故事,說明這樣的想像,也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種渴望,或是一個夢想,透過說這類的故事給孩子聽,並且聆聽孩子的想法,陪著孩子一起創造和嘗試各種可能性,是親子說故事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孩子需要透過大人的引導,逐漸建構起他和世界的連結,更重要的是,開始學習分辨和思考故事和真實生活裡的真真假假。(作者為台北市故事協會講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