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史前館亞洲育兒文化展紐約展出
史前館亞洲育兒文化展 紐約展出
在金門,如果嬰孩未蓋上「花被」便出門,會引來當地人的側目;客家人用零碎布料縫製的「百納童肚兜」,不僅體現客家族群的節省習性,來自許多人家的布料,更有集合眾人祝福之意。
不同地方、文化、族群,有著不同的生、養習俗和型制、特色各異的育兒物件,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精選47件涵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印尼、漢族、客家、閩南、原住民族群的育兒物件,包括背兒帶、包被、肚兜、衫服、童鞋等,表達其中共通的繁衍、祈福與保護之意。
《繁衍、祈福與保護─台灣與亞洲育兒文化巡禮》即日起至7月11日在紐約石溪大學亞洲文化中心(Charles Wang Center, Stony Brook University, NY)、7月27日至10月8日在紐約台灣書院展出,詳洽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089)381-166轉525,張先生。(圖:史前館,文:記者楊明怡)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