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文化部挨轟放寬中國電影來台限制
放寬中國電影來台限制,賴中強批文化部偷跑、走後門。(資料照)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文化部10月底以公告放寬中國電影來台限制,原本須待服貿協議通過才能由10部增為15部的中國電影,只要在5大影展得獎即可登台,未設數量上限,對此,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痛批文化部「偷跑、走後門」。
賴中強說,服貿協議原本計畫將中國電影來台商業放映數量從每年10部增為15部,現行公告卻改為只要獲坎城、威尼斯、柏林、奧斯卡影展競賽單元或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就可以申請來台,批評文化部「服貿沒有過,就偷跑、走後門」。
文化部表示,這次公告修正是因應觀眾及業者長期反應,獲得國際一級影展之中國電影因未獲在台商業發行配額而無法放映,影響國內觀眾權益;且公告前參考近5年獲前述影展之中國電影僅5部,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或最佳導演獎僅1部現況。
對文化回答,賴中強表示,「今年是2部,將來有可能是N部」,某立委則認為,文化部10月公告的「大陸地區影視節目得在臺灣地區發行映演播送之數量類別時數」,屬於位階低於法規命令的行政規則,「位階非常低」,低到文化部長龍應台「想怎麼訂就怎麼訂」,文化部把可做為和中國談判籌碼的進口電影數,以如此低的法律位階開放,雖然未違法,但形同「自我繳械」、「未戰先降」,相當不妥。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