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毛利文學的暗夜輝星
克里.休姆(Keri Hulme)

2006/02/23 06:00

當代名家群像系列37

◎宋國誠

當代紐西蘭知名的「英語╱毛利」混血雙語作家,曾經獲得「凱薩琳.曼斯菲爾德獎」,四次「毛利文學基金會獎」,以《骨頭人》(The Bone People, 1983)獲1985年「布克獎」而躋身世界文壇的克里.休姆,已被視為百年來「毛利文學」最優秀的代表。克里. 休姆於1 9 4 7 年出生於基督城(Christchurch),擁有毛利、蘇格蘭和英國三重血統。12歲就開始寫詩,父親是英國第一代移民,母親隸屬毛利「凱達吾」(K a iTahu)的後代,童年時代與母親徜佯位於奧塔哥東海岸、充滿毛利古蹟的「毛爾拉奇」(Moeraki),這種浸育在毛利古文化的童年經驗,使克里始終以「毛利認同」為依歸,構成她一生創作的源泉與動力。

她曾短暫(1967-68)就讀於坎特伯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課餘期間擔任廚師和郵差。25歲開始全職寫作,一人移居南島西岸的奧卡里托(Okarito),一個「橫越二十浬河岸和四個河口而不見人跡」的荒僻之地,在孤獨中寫作。

克里的作品充滿對毛利文化的深度依戀和細膩刻畫,她能擺脫自己身上一半殖民血統的優越感,以語言、自然、土地三重維度,通過對毛利人的習俗、巫術、咒語、字謎、木刻的藝術再現,表達一個弱勢原住民內在的精神痛苦和生活歷練。在克里的寫作中,「三重性」─歐裔(Pakeha)、混血、毛利─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範疇,克里努力通過詩和小說,軟化生活中的差異與隔閡,表達文化尊重與族群融合的期許,流露自己身上異質血緣詩意的平衡與融合的美感。

1982年詩作《沉默之間》(The SilencesBetween, 又名《毛爾拉奇的對話》MoerakiConversations)使克里嶄露頭角。早期乃至近期的詩作多以「經驗意象」的手法,從詩人孤處獨居的心境出發,描寫毛利人以海為生、木舟為獵、蒼樹為家的日子,以這個「世外遺族」生活的搏鬥、經濟的困頓和生命的茫然為主題。克里自許是大地的女兒,她的詩則是宇宙的憂歌,人物則是骨肉同胞。她融合了艾略特的「荒原意識」,描寫毛利人這個「從人亡族滅的陰影中走出」的弱小民族,以「帶著痴夢在起伏的黑色海邊等待」描寫毛利人的苦楚,以「嗚咽的海鷗在沙灘上留下細小的腳印」描寫毛利人的奮鬥,以「風可鋸骨,骨生四地」描寫毛利人的堅忍和求生,處處表現克里滿身的悲憫和詩意的心傷。

《骨頭人》是她潛心創作十二年,長達五百多頁的詩化小說,也是克里的代表作,描寫一個混血女畫家、一個毛利工人和一位白人小男孩共組一個家庭的故事。「骨頭」做為書名和文化隱喻,意指堅毅傲骨,也代表骨肉親情,一種對血緣來歷的認同與眷念。克里夾雜第三人敘事和內心獨白的手法,描寫一位因為失去創作能力而居住在「螺形屋」,努力進行精神自我復健的女畫家凱莉文(Kerewin Holmes),結識了一位在船難中倖存,但卻因流感而失去妻小的工人喬伊(Joe),喬伊收養了一位小男孩賽門.彼德(Simon Peter),但卻不斷遭受喬伊的鞭打和囚禁。賽門逃往森林,在毛利族人的幫助和治癒斷骨後重返家園。三個帶著不同背景和蒙受不同創傷的人,最後經過調適、溝通與諒解而重歸團圓。

晚近評論家試圖把克里看成後殖民作家,但克里始終拒絕文學二元論,她堅持天、人、地「三重合一」的境界,一種人類追求「螺形登塔」的最高境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