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金鐘獎「單元劇、連續劇」不分家 電視人譙外行

金鐘獎獎勵條例出爐,去年被批評到臭頭的技術獎項五合一,從善如流,恢復成五個項目。至於單元劇和連續劇的演技獎項部份,新聞局堅持還是要精簡合併,儘管電視業界批評「橘子和番茄怎麼比?」新聞局卻堅持「集數的長短不影響演技的本質」,今年註定影帝、影后還是只有一位喔!

〔記者馮議賢、易慧慈╱台北報導〕電視金鐘獎獎勵條例公佈,電視金鐘獎最大贏家公視、去年曾經放砲獎項分類有問題的金鐘製作人陳慧玲,都忍不住砲聲隆隆,公視節目部經理王亞維直接表示:「橘子跟番茄怎麼比呢﹖」曾任評審的戴立忍認為,這樣的獎勵條例,明顯是妥協後的結果。

王亞維:基準點不同怎麼比

王亞維也質疑,去年電視金鐘獎後,新聞局召開的公聽會,似乎沒起什麼作用。不僅連續劇、單元劇類今年維持合併評審,讓王亞維覺得很可惜、不敢置信,他也對今年新聞局尚未通知報名的時間,感到很不可思議。他說,連續劇和單元劇乃至於迷你劇集,是不同格局的作品,一起評審,不公平又不合理。

即使新聞局日前公布的獎勵要點上,已順從民間意見,將去年很荒謬的「五合一」技術獎恢復拆開授獎,但王亞維指出,新聞局今年卻悄悄取消藝文類、音樂歌唱類、戲曲類轉播節目的參賽資格。

王亞維表示,表演藝術類的轉播,在國外不只是技術層次,還有很高的藝術創造成分,而且公視增加了「導讀」,音樂性節目的轉播前,還有專人先讀譜,瞭解樂器的角色,國外弄得嚇嚇叫的東西,我們台灣卻反而忽視了,這樣如何刺激表演藝術界與電視媒體的互動呢﹖

戴立忍連續擔任兩屆金鐘獎評審、也曾得過電視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男配角,他對新聞局相關作法的回答很有玄機,他建議先從金鐘獎的「宗旨」檢視起:「得先探討這個典禮,是只要辦個party、電視嘉年華,還是鼓勵專業、優秀的人、作品。」

戴立忍:金鐘獎宗旨該檢視

戴立忍認為,獎項分、合都好,但要先確定基調,若要肯定藝術成就,連續劇、單元劇分開評審一定較好。而技術獎既已順從民意,恢復分開成五個項目,連續劇、單元劇卻仍像去年一樣合併辦理,「看得出來是經過兩派意見的折中,找出來的一個平衡點」。

陳慧玲:訂規則者是大外行

至於今年連續劇和單元劇暨男女主角的獎項依舊採合併方式,製作人陳慧玲不客氣地指出,訂這規則的人是大外行!

得獎常勝軍大愛台,年年在單元劇和連續劇上大有斬獲,由於今年度並未製作單元劇,提報的都是連續劇,不過下半年大愛台將會開拍十個女人的單元劇系列,明年力拚金鐘勝算較大。

去年金鐘技術獎得主「四重奏」的音效師吳佳莉在台上為音效、攝影、燈光、美術、剪接變成五合一技術獎項大聲請命,今年總算技術獎再度分為五項,「四重奏」製作人陳慧玲表示,這點是對的,電視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也需要獎勵。

去年陳慧玲就對連續劇和單元劇暨男女主角的獎項採合併方式表達過不滿,今年她得知辦法還是沒變,失望地說,明年若還是如此,她考慮不報名了。

她說,訂這個辦法的人一定不懂電視,單元劇和連續劇的基準點就不一樣,單元劇的故事性和品質一定比較強,要如何放在一起比?電視人應該要一起發聲表達立場才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