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青春期教養 切忌兩大點

2022/03/04 05:30

圖/陳佳蕙

文/蔡怡怡

「父母」是很有挑戰的角色,孩子不知何時患了「與父母疏離症」,有的孩子還沒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對家人擺臭臉、對爸媽愛搭不理;這時心臟強的爸媽會安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賀爾蒙變化大,但孩子的轉變真的只是賀爾蒙變化嗎?

有回上課,我跟修課的大二到大四的學生聊到:「青春期,你們最受不了爸媽教養的哪個部分?你會希望父母做什麼改變?」學生發言踴躍,欲罷不能。這群剛過青春期或仍在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內心話想對爸媽說。

我歸納出兩種爸媽最常引起公憤的「母湯」教養方式。

〈教養公憤1〉一直嘮叨 一點都沒用

第一種讓青春期孩子受不了的教養是「爸媽很煩,一直管、碎碎念」。

此舉讓孩子感覺父母「不相信我能自己把事情做好」之外,「碎碎念,好像父母什麼都懂,搶著指導我該怎麼做」、「爸媽反覆敘述我早就知道,但對我而言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或「一直碎念同樣的事,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青少年希望爸媽「閉嘴、別再說」,希望父母不用急著指責或糾正,等孩子處理完情緒,也不要用那麼不耐煩或咄咄逼人的口氣講話。

爸媽很煎熬,「重要的事講三次」,面對孩子更是N次強調、不斷重複,有時候是因為爸媽沒看到孩子的改變,所以繼續念;有的爸媽還拿別人當模範例子,但青少年說:「相信我已經聽進去了,只是不一定當下就完成。」「請聆聽我不喜歡或厭惡的理由,並理解孩子的想法」,他們更希望「不要把我跟其他人比較」,因為每個人的成長步調不一樣、未來的路也不同。

對於爸媽一直管,且約束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如「管我睡覺」、「限制很多(如限制網路、叫我吃飯……)」,孩子其實希望「讓我自己安排」。有學生說,「父母一直叫我早睡,但書就是沒讀完,作業寫不完,希望父母尊重我想熬夜處理完事情,或是睡前有些娛樂、放鬆的安排。」

青春學子所提的「尊重,」包含父母尊重孩子的隱私及空間,有孩子說「父母總是不叩門,進來查看我在做什麼,我雖然是爸媽的孩子,但已經不是孩子」。

一直念、一直管及約束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孩子感覺是「父母不尊重已成年的他們,爸媽自認想法都是對的」,大學生開出的親子處方箋是,「希望父母提出來的想法是建議,不是命令;爸媽請把『心』打開,理解青少年,尊重、友善與包容。」孩子很希望,「讓我做決定」,就算是一開始沒有做很好,他們從中也在學習調整。

圖/陳佳蕙

〈教養公憤2〉雙重標準 孩子不信服

第二種父母常犯的教養問題是「雙重標準」,如父母做什麼都可以,爸媽「常常吵架」、「吃太多零食」、「一直看電視、滑手機」,卻又「管這管那、限制一堆」。「爸媽要我們跟他們好好說話,大人卻常常無法好好溝通;自己也是愛吃零食、逛網路、打電動……」

大學生開出的親子處方箋是,「冷靜一點溝通,如果錯了就道歉改進,互相協調,找出最好的方法」,爸媽以身作則,家裡才不會烏煙瘴氣。「爸媽要孩子健康,自己也應該節制零食、別三餐都外食」,「不要一直坐著看電視,可以邊看邊動」,孩子都是明眼人,道穿父母教養的盲點。

學生提出最受不了的不一致教養,包括「我已是家中最會讀書的人,還一直要求我成績,妹妹成績不好,所以就不要求她了」、「爸爸可以說髒話,我不能說」、「我出去,爸媽就說我常出去,我在家,又說我宅在家……」青少年都知這些管教是因為出於擔心,但卻自相矛盾、也沒效果,青少年「不喜歡家長以自己的認知,擅自誤解我的行為,如認為假日出去玩,就是沒在認真讀書」。

〈醫心處方〉你覺得對 孩子未必需要

爸媽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懷孩子,但青春期孩子未必領情,結果就是爸媽很挫折,當爸媽繼續叨念或以管制的教養方式,就如同我們拍皮球時,若更用力拍,就會彈跳得更劇烈;青少年不僅沒有跟爸媽更靠近,反而跟他們更疏離,因為孩子感覺到的不是關懷,而是控制。

有時爸媽覺得對、覺得好的事情,未必是孩子當下的需要。

大學生為青少年時期的親子關係開出醫心處方籤:面對青少年,爸媽需要多點理解與溝通,「比起用很急、罵的口氣,可以更溫和表達他的關心,然後告訴我,他的建議比較好,以及為何比較好,但決定就還給我自己。」要解決青少年「與父母疏離症」,你還在叨念嗎?你是否有雙重標準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