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全球觀測站〉宅在家 小心老年衰弱症

2021/09/10 05:30

圖/swawa.com

文/鄭曉蘭

日本醫界對於老年人為防疫長期足不出戶的情況,提出警訊。相關人士警告,老年人愈不外出走動,愈可能陷入「老年衰弱症(frailty)」的惡性循環,不但長者自己可能因此失能,萬一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將承擔更高的死亡風險,整體社會日後也必須為增加的失能長者付出龐大社會成本。

眼見為數眾多的長者為避免染疫而足不出戶,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表示:「有很多人因此雙腿、腰部都變得虛弱,甚至不良於行。由於肌力與認知能力衰退,還有很多長者因此演變成老年衰弱症。(日本)5年後所需要的照護人員數量、照護費用等,可能大幅超過預期。」

長者與年輕人不同,年輕人骨折就算臥床一個月,只要骨頭長好,就能立刻下床走路;長者要是臥床一、兩個月,就必須長時間復健,才有辦法慢慢恢復行走能力。長者這種長期未使用的身體部位或器官,在短期內的急速衰退,稱為「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rome)」。足不出戶的生活持續下去,步行量大減、肌力衰退,活動量少肚子不餓,整體營養狀態隨之惡化,如此一來就很容易演變成老年衰弱症。

〈防疫後遺症〉足不出戶 身心易退化

簡單來說,「老年衰弱症」就是「臥床不起、需要照護」的前一個階段。只要「體重下降」、「容易疲勞」、「步行速度減緩」、「握力降低」、「身體活動量降低」這5項,符合3項以上,就是老年衰弱症。其中只要符合一項,就是衰弱症前期(pre frailty)。

此外,日本身心醫學科醫師姬野友美則對此解釋,老年衰弱症分成4類:1.肌力或運動功能降低的「生理性衰弱」、2.伴隨憂鬱、健忘、輕度認知障礙的「心理性衰弱」、3.外出次數減少的足不出戶或孤立的「社會性衰弱」、4.口腔保養減少造成的牙周病、牙齒損害等的「口腔內衰弱」。她說:「肌力衰退可能引發認知功能衰退,與朋友對話或外食機會減少可能引發孤立。就算理智上是為了防疫宅在家,其實下意識慢慢地也會覺得外出很麻煩(懶得出門)。」

疫情期間人際交流機會的減少,可能讓上述4類狀況,如骨牌效應一般接連發生。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團隊對12國約5700位新冠肺炎患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嚴重衰弱狀態的患者,死亡率比一般患者高三倍。除了長者個人承擔的風險之外,對於國家整體的長遠影響,也是不得不注意的嚴重課題。

日本歷經一年以上的「新冠自肅生活」(減少外出活動、群聚交流等的自我約束管理生活),預估5年後,失能長者增加將造成照護人力吃緊,龐大的長照支出也將是國家財政的嚴峻挑戰。

圖/swawa.com

〈預防之道〉注重運動與營養 操之在己

相關報導指出,想預防或改善老年衰弱症主要可以從「已罹患疾病的管控」、「運動與營養」、「傳染病的預防」這三方面著手。而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而且較容易操之在己的,正是「運動與營養」這一項。

姬野醫師指出,充分攝取營養、適度運動還有參與社會活動是其中關鍵。「營養方面,魚、肉、蛋、豆類製品等蛋白質,一餐至少要有兩種以上。為確保卡路里的攝取,飲食也要有脂肪。長者還是有可能防止肌力衰退的,保持規律外出是很好的做法。散步時,比起獨自散步,與朋友約好一起去,也會非常有效果。」

其他的相關建議還包括:

1.除了考量餐點的營養之外,也請鼓勵長者飯後好好清潔口腔。

2.只要長者能力所及,請讓他們自行處理,不要代勞。

3.平常在室內,有時間就原地踏步、做做體操、活動筋骨,就算拄著柺杖、扶著把手或椅子都好,自己走幾步去扔垃圾、倒水喝都會是很好的運動。

4.在維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的前提下,盡量保持每天外出運動30分鐘到一小時的習慣。曬太陽,能獲得肌肉與骨骼維持或形成不可或缺的維他命D,同時也有助轉換心情。

5.靈活運用電話、視訊等,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開口說話的機會,就算是對親友簡單打聲招呼都好。這樣的人際交流不但能減輕各種不安或壓力,也能預防失智。

老年衰弱症是可以預防或改善的,原本不願活動的孱弱長者也有可能恢復成往日神采奕奕的樣子。在全民拚防疫的同時,請同時考慮長者的狀況與需求,畢竟沒有人想為了對抗病毒,付出「失能臥床」的慘重代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