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說故事時間到囉〉閱讀 是幸福的開始

2021/06/18 05:30

圖/豆寶

文/黃文綺

因著疫情的演變,許多課程也都暫停,幾乎完全宅在家了,有了許多時間細讀近日添購的新書。

線上對話時,一位朋友說:「難怪妳會累,看那麼多書。」我回應:「書是精神食糧,很重要。」朋友對於閱讀的回應,讓我開始思考科技改變了閱讀的文化,不只是單純的電子書取代紙本,還有在資訊可以隨手取得的情況下,更大幅減少了閱讀的機會,想著想著不禁懷疑,是否有一天連圖書館都成為歷史名詞?

想到這兒,繪本《愛書人黃茉莉》跳出來,那本書的封面就引人莞爾。頂著一頭蓬鬆紅髮、著長裙的茉莉拖著一車不斷掉落的書,竟然還手拿著一本,邊走邊埋首書頁中,完全沒有留意周遭的事……她愛收藏及閱讀的習慣,占據了生活的全部,做任何事都有辦法融進閱讀,也因為收藏了整屋子的書到寸步難行的地步,最後她決定把房子和書都捐出做為圖書館。這個故事來自真人真事,現實中的主角是一位圖書館管理員呢!

和茉莉一樣,每回進入書的世界,總是一邊讀一邊感受到內心的欣喜,記憶中從國小就喜愛讀故事書,青春期受到讀大學表姊的影響,開始看起翻譯小說,就此浸泡在書海中,古今中外的偉人傳記、文學名著,乃至武俠小說、偵探推理小說、散文,有段時期受瓊瑤的愛情小說影響,還迷上了讀古詩。

雖說學生時期的成績普通,但是熱愛和享受閱讀的樂趣,卻豐富了我的成長路,早期凡旅行必帶一書做為臨睡前的閱讀,這床前閱讀的習慣至今未變。

〈背後的力量〉閱讀 打開另一扇窗

閱讀於我,就像《愛讀書的樹》裡的小男孩,他總喜歡一個人爬到樹上,讀到忘我,而那棵大樹也被書迷住了,每回所有的枝葉都會一直湊進書頁,小男孩覺得樹和他一樣愛讀書呢!於是和樹一塊讀書,變成了他們的小世界。直到有一天樹被雷電打中枯死了,媽媽為傷心的小男孩,想了一個好方法,她把枯乾的樹磨成粉加上河水再曬乾做成紙,一隻小鳥送給小男孩一根羽毛,於是男孩開始用羽毛在紙上寫畫,變成了一本又一本的書……

當我回應前述朋友,書是我的精神食糧,看似平常的對話,卻讓我想起有位高中國文老師的分享,老師說高中的學生和家長,起初都對他給學生開許多閱讀以及寫作等功課很不理解,還會責怪他,他怎麼解釋閱讀的重要性都沒用。

一直到一位學生成為大學數理的榜首,回校向他致謝,並且告訴他,終於明白老師的用意,因為他和同學討論,發現考試時,理解題目的速度,是作答快速正確的關鍵,也就是說閱讀力和理解力,有助於考試答題。

回到自己的閱讀歷程,很明白那位同學所說的,對於文本的理解力有助於答題,除此而外,在近一年多的疫情發展中,我更深刻地察覺,面對困境,透過閱讀可以打開另一扇窗,可以拓展視野,可以專注靜心,可以提筆書寫,只是這一切要從親近閱讀這件事開始。

圖/豆寶

〈以身作則〉閱讀的權利 親子一起享受

閱讀習慣的養成,可能來自於親子生活和遊戲,《瑪蒂達和她的小紙片》繪本中,孤單的瑪蒂達喜歡收集小紙片,把無數的紙片串起,舖滿整個屋子的最後,是做父母用紙片黏貼成風箏,彌補了她的孤單,留下的美好回憶。

近年在校園裡說故事的經驗中,從孩子身上,我學習到大人得先喜愛故事,當我把閱讀到的故事轉化成語言,說給孩子聽時,可以看到孩子發亮的眼睛,然後我留下書,孩子會搶著閱讀,從中發現新世界再回饋給我。

法國作家貝納在《閱讀的十個幸福》中說,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應該享受十個閱讀的幸福與權利,有意思的是第一個權利是「我們有權不讀書」,然後還有跳頁閱讀、不讀完整本書、隨手抓本書……在任何場合閱讀的權利,這都是享受幸福的開始。(作者為資深故事媽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