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尚大道】Cledy Tancredi:文化再生 古城不老

圖文/陳靜寬(寬庭董事長)

Cledy的古堡民宿裡有一座充滿香氣的花園。

滿頭銀髮、一身古銅膚色、Cledy Tancredi說起話來中氣十足,雙眸炯炯發光,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而這樣的印象恰恰呼應了洋洋灑灑跟著她的各種頭銜:托斯卡尼番紅花產業協會主席,農場經營者、古堡民宿主人、本土劇團老闆、舞蹈劇場副總裁……。沒有一個頭銜是虛的,多才多藝的她不僅領軍復育番紅花,重續古城斷了數百年的經濟命脈,也推動古城躋身當代藝術的文化版圖,突破古蹟形象。

與歷史對話 啟發人生轉折

在Cledy的農場,番紅花是主要的產品。每年到了10月、11月間,平日緩慢的古城步調頓時緊湊起來,一旦Crocus花田抽出花序,必須趕在黎明趁花朵還沒完全綻開進行採集。Cledy說,大約要20萬朵花,才能得到一公斤的產品;為了保持番紅花的完整及純粹原味,所有過程都靠人力手工,一氣呵成。

「當我來到這裡時,番紅花幾乎已經絕跡。」Cledy是新移民,年輕時在米蘭擔任劇場演員,1990年代末舉家遷居古城。

「當時我們夫妻倆都厭倦了大都會的瘋狂步調,想要尋求更為人性的生活面向。」距今20餘載的往事,憶及依舊歷歷。「那是隆冬一月的某個午後,我走進一座城牆殘破的古堡,登上任由長春藤盤據的廢棄高塔,當下心底就浮現了一幅清晰遠景,描繪著這個地方將如何重生。」

有意思的是,當時Cledy並不知道古堡的來歷。「後來發現它是Castrum Cortesianum,文史記載始於第10世紀。在15到16世紀間,古堡主人Paolo Cortesi寫了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書,這裡成為人文研究中心,並且名揚整個歐洲;當時所有顯赫人物都曾於此做客,包括梅迪奇家族、教宗儒略二世,以及諸多人文主義名士、藝術家、政治家等,後世的義大利文學教本述及文化交流中心時,都援引為例。」

這座古堡中世紀曾是聞名歐洲的人文研究中心,當時包括梅迪奇家族、教宗儒略二世等都曾做客於此。

言談中,Cledy處處流露對歷史資產的珍重之情,投注在修復古堡的心力可見一斑。「決定介入時,我們選擇適應現存形態,以免破壞數百年來一直保存原貌的古建築。」她說,當時的建築結構狀況並不好,在限制人數及忠於原貌的前提下,修復工程只能緩步進行,前後歷程長達9年。

完成修復後,Cledy依照當初的構想藍圖,結合古堡與農場,以農莊民宿的型態經營,並沿用前堡主已垂青史的姓氏Cortesi命名。民宿規劃5個房間及1間獨享塔頂的大套房,每個空間的布置風格不同,她運用真正的骨董家具及擺設,傳達出同樣濃厚的歷史感。

Cledy將古堡規劃成民宿,每個房間有不同風格。

「我愛所有展現人類靈巧及創造力的作品,也喜歡修復有歷史的物件,給予它們機會重生。」Cledy告訴我,她的住家也是以骨董和具有手感的物件布置而成,都是長期收藏或是旅行蒐集而得,例如天然染的手織布、骨董家具、當代手工家具、以及Murano玻璃大師吹製的玻璃創作等。

民宿空間中,Cledy用真正的骨董家具及擺設,傳達濃厚的歷史感。

番紅花復育 文化史活化

「這裡最吸引我的,是無所不在的歷史感。」對歷史文化的這份熱情,讓Cledy選擇了古城,也帶領她和番紅花結上不解之緣。

番紅花之於聖吉米尼亞諾,也是歸化的移民。「在十三世紀,當時番紅花廣泛應用於料理、治療、作畫顏料及織品染料,價值如同現金。許多當地家族因此致富,為了展示經濟力,他們競相建造高塔,高塔成為一種權力和財富的象徵。」聖吉米尼亞諾因而成為著名塔城,並且名列UNESCO的世界文化資產。

然而Cledy感嘆這段歷史的埋沒,很少人知道番紅花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或許是文化人的敏銳度,她了解番紅花是重要的文化資產,也看到這段歷史可以活化。

後來,在托斯卡尼地區當局的鼓勵之下,她和幾位同路人積極投入復育工作,歷經實驗階段,於2005年2月通過評量,他們的番紅花獲得歐洲經濟共同體授予DOP標識(「原產地名稱保護」的義大利文縮寫,英文縮寫為PDO),成為第一個獲得此證的番紅花產品。Cledy驕傲地對我說,根據國際標準評量,San Gimignano DOP番紅花已超越所有評量優質的標準,達到世界第一的品級。

托斯卡尼地區的番紅花獲得歐洲經濟共同體授予DOP標識。

生態永續 農產文化創新

「現在的我們,是過去造就的。所以,我覺得代表文化的每件事都必須維護,作為見證。」秉持這樣的信念,Cledy珍重歷史、致力文化保護,進而關懷生態發展,因為,凡珍重過去的,自然希望能夠為未來創造一個可靠的過去。其實,早在她剛到古城時就開始呼籲:不止古蹟、文化,生態也必須保護、修復。反映在自家的農場經營,我看到她對生態永續和有機農業的身體力行。

在她的農場,除了番紅花田,還有三百多株橄欖樹,用來生產特級冷壓橄欖油;菜園裡種植的蔬果會隨著四時變換收穫內容;看來茂密豐盛的花園,是以香草類植物為主,各式各樣,充滿宜人的神奇氣味,摘了就可上桌。

我好奇地問Cledy:喜歡吃,還是喜歡下廚?

「兩個都喜歡!但我一向崇尚的是食材原料的品質和季節性。」輕快而直接的答案說明了美食在她心中的份量,顯然她的農場是跟隨主人的舌尖哲學,發展出現在的風貌。

「在這裡番紅花是廚房常用的香料,並不拘泥任一形式,從開胃菜到甜點,在各式各樣的組合中都能有出色表現。甚至加到花草茶,滋味也很好,也適合摻在烈酒及義大利式的白蘭地grappa。」

熱愛美食的Cledy,廚房是她未來推廣農產品的重要場域,希望透過餐桌上的交流,讓顧客直接體驗食材的魅力。

跟Cledy聊到現在,我突然覺得,從民宿、農場到餐廳,她的經營理念裡或許都藏了一點「善意的私心」。不論文化或生態的修復,她做了很多,但這些並非少數人可成,她難免感嘆,「多年來看著村莊依然荒蕪,等待著被了解……」最終她可以做的,便是藉由經營事業的方式,試著將這樣的情感傳達給此地的過客,「私心」期許能夠影響一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