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子】〈消費停看聽〉地板吸塵 不能隨便吸
使用掃地機器人若搭配平板拖把,更能有效率又能減少灰塵量!(資料照,iRobot提供)
文/松本忠男
愈是認真打掃,有可能愈是會在不經意中弄髒房間、提高染病風險。(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只要按一個按鈕,或是外出時只要用手機操作,搭載有AI人工智慧的掃地機器人,就會移動到家中所有房間去打掃地板,並在家中主人回來時,還能自動回到充電器處,有著夢幻般的方便性。
掃地機器人雖然非常方便又聰明,其實有著致命的缺點:
1.排氣口靠近地面,排氣時會揚起地上的灰塵;
2.無法吸起附有濕氣以及靜電的灰塵;
3.許多機種無法吸起房間角落的灰塵。
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吸塵器會有的宿命──排氣。尤其是掃地機器人,其強力的排氣口位在接近地面之處,會往上吐出,所以會使周圍的氣流大亂,反而揚起灰塵。家中灰塵裡含有許多病毒與細菌,若吸入這些灰塵,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掃地機器人拖著灰塵的髒汙,在房間中地板上經常可見沾有絲縷灰塵。這就是因為車輪、滾輪輾過吸了地板濕氣的灰塵,拖著走所導致。也就是等同於在打掃時散播了疾病根源。
在濕氣多的梅雨季,最好不要讓掃地機器人進行清掃比較明智。
〈事半功倍法〉搭配平板拖 角落收尾
那麼,該怎麼使用掃地機器人呢?
首先,只要在早上出門時按下開關,回家時就能清除一定程度的灰塵,但是掃地機器人揚起的灰塵,卻會再度落在地板上。
所以,經過一個晚上的隔天清晨,要用平板拖把清除灰塵,做「收尾打掃」的工作,請將此設定為一組打掃工序。重點在收尾打掃要在隔天早上進行,而非掃地機器人運作當日。
因為從傍晚到晚上,家中只要有人走動,地板上的灰塵就會不斷揚起,像是被驅趕移動至房間角落般。而灰塵完全落在地板上、集中到房間角落的隔天一早,就可以用平板拖把輕輕除去。收尾打掃只要打掃角落即可,效率非常好。
不要只依賴自動化機器,只要加入一項作業,打掃的品質就會大幅提升,減低因灰塵導致生病的風險。以使用掃地機器人和平板拖把,有效率又能減少灰塵量的打掃為目標吧!
〈消費者看過來〉一般吸塵器 選擇與使用方法
另一方面,一般的吸塵器又是如何呢?
吸塵器的宿命是一旦吸入垃圾,就一定要有相應的「排氣」。若放任它一直吸,本體就會因空氣塞得鼓鼓的而破裂。因為這個排氣,本來就是吸灰塵的吸塵器會引起的氣流,因此打掃時會將周遭的灰塵揚起至空氣中。
實際上,在csc-biz公司進行評價分析灰塵動向實驗時,得出的結果是,吸塵器排氣所揚起的灰塵,會在房間中持續漂浮超過20分鐘。而諷刺的是,愈是吸力高、能吸很多灰塵的吸塵器,排氣量愈多,因此這方面的傾向就更加強烈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重點在於所選擇的吸塵器。如果想要將揚起灰塵的程度抑制在最低限度,想預防灰塵所導致的感染病,建議要滿足以下兩點:
1.排氣口位置較高。
2.無線。
若排氣口的位置接近地面,就會揚起地板的灰塵。比起排氣口與地面距離較近的臥式型,較建議使用排氣口位於把手的直立式。
而且盡可能使用無線的。移動吸塵器時,移動的電線也會揚起地板的灰塵,所以請盡量選擇沒有電線的。
當然,吸塵器的排氣乾淨也很重要。若細菌以及病毒就這樣直接通過而從排氣口出去的話,用吸塵器打掃就完全沒有意義了。所以在購買時請選擇吸塵器內濾網可以確實捕抓住微粒子的產品。
不過,諾羅病毒是例外。諾羅病毒的粒子非常小,不論是多高性能的濾網都能穿透。
同時,吸力也很重要。最理想的吸力是能吸入因濕氣或靜電而附著在地板垃圾的吸力。
吸塵器這樣使用 更有效
使用吸塵器的方法也有重點。以1公尺約5~6秒的時間推動吸塵器前端,用一定的速度緩慢移動,這樣就能減少揚起的灰塵。若用力、快速移動,不僅會揚起地板的灰塵,也會直接從沾黏在地板的垃圾上頭通過,而無法確實地吸起垃圾。
此外,推拉的速度凌亂不規律的話,前端會浮起、翹起,將無法有效率地吸起灰塵。
像這樣,使用吸塵器時留意排氣,藉由緩慢、正確地移動吸塵器,就能做到防止含有病毒與細菌的灰塵擴散。
〈達人小檔案〉松本忠男
東京迪斯尼樂園開園的創始社員,歷經Duskin Healthcare公司、龜田綜合醫院集團。擔任清掃管理者約10年時間,從事現場管理與經營。將在現場經驗得來的訣竅、技術提供給醫療、照護機構與清潔公司。著作《健康掃除力:醫療級專家教你30個不生病的居家清潔妙方!》(時報出版)即將在台上市。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