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新故宮北院執行方案 故宮:待專業釐清
故宮北部院區全區配置圖。(故宮/提供)
閉館與否? 文物如何搬遷? 新行政大樓選址?
新故宮計畫包含三座舊館整建與正館擴建。(故宮/提供)
〔記者凌美雪、陳昱勳、鍾泓良/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昨赴立法院進行「新故宮計畫」專案報告及預算審查,針對故宮北院整建時是否閉館,陳其南表示,故宮為了安全地執行迫在眉睫的整建計畫而準備了各種可能方案,應對不同的變數。原來故宮只有一棟正館全做展廳,如果要全面整修,閉館本來就是個選擇。但除了正館,故宮還有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的特展廳,是個替代方案,所以問題並非是零和的。
但陳其南也說,整個決策還要看未來一年「PCM(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案)」的專業評估。現因為該案目前尚未標出,時程上一定會拖延,因此故宮同意朝野立委的決議,將原108年編列的8億6867萬8千元預算,減列2億元、凍結2億元。
閉館與文物搬遷 交付專業評估
究竟故宮正館整建時需不需要閉館?最早陳其南坦承規畫中有採取最壞的準備,就是朝閉館方向設計,並以南院為替代展場。當時曾引發外界兩極化爭議,府院更一度要求陳其南開記者會澄清「不閉館」,因此,陳其南昨天的發言,被質疑「又改口」。
對此,故宮表示,整修期間要不要閉館,應該回歸專業討論,待PCM發包後,未來2年內,將針對整體整建計畫進行各方面具體研究報告,包括辦理相關的公聽會,取得共識後再做最後決定,故宮也會繼續跟行政院溝通。
無論是否閉館,配合庫房整建工程,北院將進行部分文物在不同建築物間遷移。目前北院除山洞庫房的文物不動之外,典藏研究大樓的文物,將會移到改建成典藏環境條件的圖書文獻大樓統一安置,直到典藏大樓整修完成再搬回原位。然後再進行圖書文獻大樓的整建。而目前圖書文獻大樓內的人員和一般非文物書籍,都將移至前衛勤學校的閒置空間(現為故宮北院南側基地)。
看似複雜的移置計畫,故宮表示,其實是考量到文物屬性與數量做出的權衡,未來典藏研究大樓完工後,山洞庫房以外的所有文物都典藏於此,研究工作也在此進行。但行政人員則不再回到改建後的典藏研究大樓,以避免外來洽公者進進出出的干擾。
新建行政大樓選址 納入PCM
為了與北院展覽館更接近,原106年底於行政院通過的「新故宮計畫」,是將新建行政大樓選址於正館東北邊原故宮舊宿舍區域,但日前故宮與里民開會時,有附近居民提到,該區域臨近山坡地,建議把行政大樓蓋在舊衛勤學校區。對此,故宮表示,將於PCM發包後納入整體評估,最後選出最適當的區域。
針對昨天有立委爆料新行政大樓原來選址處,臨近山坡地土石流潛勢區,有安全疑慮,10年前附近就曾有私人的住宅興建計畫被阻止。對此,故宮表示,附近山坡地興建私人住宅的問題,不在故宮範圍內,而原先選定的故宮舊宿舍區域,過去10年來,故宮內部進行地質監測都沒有問題。不過,為解除外界疑慮,還是交由PCM進行專業評估。
至於在整建計畫裡多次被提及的舊衛勤學校所在南側基地,故宮表示,北院南側將規畫藝文服務中心及綠地公園,但該基地於107年3月16日依文資法第20條進入台北市文化局審議程序,目前該區是為暫定古蹟,導致該基地上既有建物需待文資審議結論辦理。雖已完成結構補強等工程發包作業,但多次協調與函催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盡速審議,迄今尚無結論,暫無法施工,影響執行進度。
對此,北市文化局解釋,北部院區南側已排入12月28日台北市文資審議會,預計當天能確認文資身分。文化局表示,該案總共現勘過2次,過程也曾詢問附近居民意願及整理歷史資料;文化局也曾向文化部及故宮溝通過,看是否能在暫定古蹟時先修復,但後來協調結果是等到文資身分確認後再修復。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