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無菜單陷阱 別成冤大頭
無菜單的高檔餐廳,講究用餐的氛圍和高檔食材烹調後的盤飾,吸引食客慕名前去而不敢有所挑剔。(梁瓊白攝)
文/梁瓊白
一些以無菜單為號召的餐廳,喜歡標榜創意料理,而所謂創意,就是在原有的烹調基礎上做改變,成為似是又不是的新造型、新口味,有些廚師本身不想受限於制式菜單一成不變的內容,寧願隨季節及食材展現他獨特的手藝,如此可以讓空間變大,其實一般食客對這類創意料理通常沒有具體概念,全然只是對店家或廚師的信賴,所有成品和口味都在上桌後揭曉,但即便是得到好評,支付的餐費也會比制式的貴,因為整套餐有時是針對個人設計。
有些規模小的店家也沒有菜單,那是生意不大,他會做的也不多,就現成的材料簡單快速地烹調上桌就應付了,例如一些快炒店、海產店或漁港周邊的海鮮店,大都是靠著服務生推薦點菜,食客除了冷靜搞懂菜的內容外,點菜的同時,順便問一下價格是必須的,免得有些店家都只說一兩多少錢,等結帳的時候才發現並不便宜,畢竟聽過未必記得,如果每樣都只有一兩的價格印象,結帳的時候怕是要吃驚了。
無菜單的高檔餐廳,講究用餐的氛圍和高檔食材烹調後的盤飾,尤其星級名店或名廚的名氣,會吸引食客慕名前去而不敢有所挑剔,朝聖似地屏氣凝神只等美食上桌,體驗期待中的美味,這種店不但貴還不容易訂位,一頓餐少說也要5、6千甚至上萬,每道菜都只是一點點,讓吃的人慢慢欣賞、品味,縱然好看、好吃,也吃得有壓力。
前不久朋友推薦她廚師朋友的店,裝潢普通,也有菜單,但為了讓我們品嘗他的私房手藝,就建議吃不在菜單上的料理,我們想既然是熟人,也就沒多問,全部由他安排。東西都很新鮮,口味也不錯,用料不像特別貴,只是明明是中餐廳,但是端上來的菜不是西式就是日式做法,更絕的是調味還很中國風,這樣的改良式餐點也許不夠正統,倒也合本地人的口味,結帳時每人平均3千元,做為午餐未免太高檔了吧?有被打了悶棍的感覺,看來不管是不是熟人,所有無菜單料理,別不好意思,還是先問清價格比較好。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