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四季台灣有影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新嘗試視覺合唱劇場《四季‧台灣》。(兩廳院/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台灣地貌豐富,春夏秋冬時序變換風情萬種,許多合唱音樂以此為題材,成為不同世代的精神象徵與美好回憶。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籌畫2年,邀請12位國內外作曲家創作12首以台灣為主題的全新合唱曲,在2018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推出視覺合唱劇場《四季‧台灣》,希望創造出「屬於下一個世代的台灣合唱新聲命」。
《四季‧台灣》結合音樂、影像、文字,導演陳仕弦說,此次結合文本設計,加入歷史與地理影像,是新嘗試,而邀請三金司儀賈培德擔任旁白,也希望給聽眾新感受。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音樂總監古育仲表示,這次來自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印尼和香港的作曲家,都是首次合作,屢獲國際作曲大獎的劉韋志獻出合唱處女作,有多次合作默契的帕敏圖安來自菲律賓,曾數次造訪台灣,對颱風印象深刻,因此創作出以颱風為主題的〈暴雨〉,十分有趣。3月25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