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別替孩子貼標籤
文/梓萱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個性內向、害羞,加上容易緊張的個性,話也就說得少,低年級時還曾一度被班導懷疑是發展遲緩的孩子。
朋友也說,她在幼年時,每回畫圖都把圖畫得特別小,因而被老師懷疑心理方面出了什麼問題。還有位母親也說過,女兒在上幼兒園時,反覆不停地打開、關上掛在脖子上的小錢包,因而也被老師懷疑是某方面異常,當時會反覆開關小錢包,不過是覺得太無聊才把玩錢包。
我覺得身為老師不該忙著替孩子貼標籤,而是要幫孩子撕下標籤,不該一有什麼狀況,就給孩子一個病名去合理化自己的猜測,而是要去了解那背後的原因、了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不因一個孩子太過活潑,就覺得他是過動兒,太過木訥、文靜,就覺得他患有自閉症。別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敏感度、聰明,往往超過大人的想像,有的時候就是那異樣的眼光與差別的態度,影響了其他孩子對某人的態度與觀感,因而造成了一件又一件的霸凌事件。
同樣地,當家長、師長發現了孩子某方面傑出的才藝,或是在課業上表現優良時,不該忙不迭地去強調所謂的天賦又或是以天才稱之,適度的鼓勵是好的,但不該胡亂造神,造成孩子巨大的壓力。
身為老師、家長不該忙著貼標籤,而是要撕下標籤,要不孩子一定常因此受傷,覺得自己不快樂。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