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參加同學會 心慌慌

2017/10/29 06:00

圖/swawa.com圖/swawa.com

收到同學會通知,憶起的是當年的青春,但是青春已不在,再見老同學,心底開始有了些變化……

圖/swawa.com圖/swawa.com

〈決定不逃避〉霸凌往事 道歉藏心底

文/獨眼犬(台中市)

收到國小同學會的邀請函後,相隔40多年的事,逐漸深刻於腦海中。

國小時的我是大人眼中的「死猴囝仔」,同學眼中避之惟恐不及的麻煩人物,當時班上有位叫阿琴的女同學,圓滾滾的身材常使得她遭人鄙笑,當時的我除了帶頭欺負阿琴外,還取了很多嘲笑她身材的難聽小名。記得有次開學量完體重後,我故意大聲嚷嚷著阿琴驚人的體重,但阿琴卻總是默默忍受我幼稚的行徑。

一直以來,心中不斷想著,假使哪天有緣再見到阿琴,必定要對她說聲抱歉,如今攤在我眼前的那張同學會邀請函,竟令我退卻起來,倘若阿琴因我的緣故,一生走得跌跌撞撞,被我脫口而出的話語刺得滿身傷痕,成為每日每夜不斷縈繞於腦海中的夢魘,假使如此,我該如何彌補我的過錯?一句道歉又能代表些什麼呢?

晚餐時我向女兒談起這件事,想聽聽她的想法,沒想到女兒想也沒想地問我:「爸想帶著一句未說出口的道歉,直到永遠嗎?」

我猛力搖了搖頭,女兒說得沒錯,至少一小步也好,我,不能有所逃避。

〈有點難啟口〉費用分攤高 好心痛

文/魯可(桃園市)

親兄弟都要明算帳,更何況是畢業失散多年的同學!

發現許多同學會的邀請函相關時間地點都記載詳細;可是有關參與同學所需繳交的費用卻都沒敘明,常常在互道珍重再見之際,看見如同天價的分擔費用時,才感受到自己上了賊船。

國人對於參與活動的經費分擔常常難於啟口,也因此飯後搶著付帳的情形更是屢見不鮮。可是自掏腰包請客對於親朋好友在所難免,至於闊別多日的同窗聚會要一個人付錢就有點說不過去,因此參加同學會平均分擔經費應該是個共識,只是這個共識很少在邀請函與召集令上出現,畢竟大家都認為聚會談錢總是顯得俗氣;但是同學會常是一時興起,大部分未經過詳細活動費用支出的規劃,常造此次活動變成最後一次同學會。

同學會真的需要事前的詳細活動費用支出規劃,並且於邀請函或召集令告知可能經費的分擔,如此才能讓大家心裡有數,更讓溫馨同學會常存每個人的記憶中。

〈感覺回不去〉相見不如簡訊問候

文/chin(新北市)

10年不見,我們都牽掛對方。但10年前的裂痕,也讓我們再也無法無話不談。

妳不贊成我的初戀,甚至憤怒,因為妳也喜歡那個男孩。妳甚至覺得不應該,比我亮麗、擁有眾多追求者的妳,怎麼會失敗?

那年通信、談話、落淚,我和男孩的戀情,讓妳好受傷失落,我們回不去一起吃飯、睡覺、散步、閱讀、看表演,任何一個相互陪伴、無話不談的時光。

各自結婚生子後的我們早已結束了多年的冷戰,我們看似成熟地原諒了彼此,訴說著想念,但是心細的我還是感受到了那麼一絲絲的不同。

同學會我最怕看到妳。當妳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的近況時,我總嗅到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我甚至不確定妳是不是欣喜我的幸福,見獵心喜我的悲傷。

不見想念,見面情怯。小心談著不著邊際的話題,熱熱鬧鬧的卻再也碰觸不到彼此的心。

同學會前,我突然有個念頭:「不見也罷!」

原來相見不如懷念就是這種感覺。有些朋友用書信或簡訊問候比見面簡單些。

〈怕被當魯蛇〉沒工作 問近況很尷尬

文/由家(台北市)

與久未謀面的老同學相聚原本是開心的事情,但是隨著日期逼近,卻益發地忐忑不安。

男生多半在意社經地位的比較,頭銜、收入等,女生看似在意的只有外貌,其實不然;誠如一位女性友人得意地告訴我,她以前跟同期比家世、比誰嫁得好,都一直落敗,現在比到下一代,她反倒因為一對讀醫學院的出色兒女而逆轉勝!

是啊,女生可以比老公、比工作、比孩子。但是單身的我只剩工作可講,偏偏這幾年轉換跑道不順遂,沒有公司頭銜的我彷佛少了身分標籤。

總之,我沒有具體的「事蹟」可以具象地形塑自己的身分定位,不甘願被貼上「退休人士」或「敗犬米蟲」的標籤,但沒有公司名片的我無法理直氣壯地表明仍在「工作中」。

所以我最怕同學會被問在哪高就的問題,我不想說謊,也不想敞開心房,畢竟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沒有做出成績前,我不想說自己在忙什麼。因此,在同學會前我最頭痛的是怎麼交代自己的近況。

〈期待又怕受傷〉擔心能否再續友誼

文/汝一(桃園市)

曾經我以為同學會應該是檢視大家混得好不好的場合,應該會有許多戲劇性的場面。然而隨著年齡漸增,對同學會的看法從「較勁」轉化為「柔情」。

在同學會之前,我想我最擔心跟最在意的是能不能「再續前緣」,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大家曾經一起走過人生最自然最純真的時光,這份情也許被時間給沖散了,也許因少年的懵懂而不懂珍惜。但是,人越是往前活,反而才越容易往後看,也越是能發現我們曾丟失過什麼。

同學會前,我最在意的是曾經吵過架的他和她會不會也出席?曾經的不快或傷害,應該都被時間給治癒了吧!我們的稜角如今已像鵝卵石般圓滑了,這樣的同學會,希望都能重拾當年逝去的友誼。

親愛的同學,雖然我們常有人生若只如初見之慨,但是如果人只流於初見的泛泛之交,就沒法在青春的碑上刻下深刻的痕跡,我們曾好過、傷過、怨過,你願不願意在同學會之後,讓我們再續起下半生的友誼呢?

〈話題難融入〉畢業換跑道 話不投機

文/吳郭魚(高雄市)

畢業後國小、國中沒開過同學會,而護理專科雖已畢業十幾年,卻因一直有熱心的同學,倒是很規律每1~2年會召開一次。

一開始剛畢業大家都在起跑點不遠,參加同學會還是熟悉的性情與共同話題,常常聊到欲罷不能,很期待下次同學會的到來。曾幾何時因自己轉換跑道,但大部分同學仍堅守護理崗位,開始在批評醫院制度、抱怨病患與同事間糾紛時插不上嘴,接著許多醫學名詞與新的醫療方法也聽不懂了,需要追問讓同學解釋內容,最後大家為了升遷,陸續念碩博士,更是拉開了我和大家的距離。看著大家討論報告怎麼完成和期刊如何發表,總覺得孤單又沒意思,不知能不能融入話題反而是參加同學會前苦惱的。

後來找藉口連著幾次沒參加後,我調整了心態,聽不懂、插不上話有什麼要緊,純粹當一個傾聽者,聽著大夥講還能增廣見聞。因為我要的只是定期能看看這些曾共同度過青春歲月、有革命情感的老同學每年是否安好,所以今年同學會我來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