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大賣場行銷 別掉入迷思

2016/07/24 06:00

大賣場常有促銷打折,只要用得上,也不管用不用得了,都想買來試試。(梁瓊白攝)大賣場常有促銷打折,只要用得上,也不管用不用得了,都想買來試試。(梁瓊白攝)

文/梁瓊白

我大約每個月會去一次不同的大賣場採購,因為不同的賣場有我習慣用的不同商品,例如廚、浴用品、米、麵類食品,還有調味料、文具,去大賣場可以一次補齊所需,幾乎每次都是滿載而歸,但有時不免懷疑:我有這麼大的需求量嗎?

其實這就是大賣場的行銷手法,擺滿貨品的超大空間,每種品項還不是只有一個牌子,如此琳瑯滿目就是誘惑,除了近距離的瀏覽、挑選、觸摸,還有大推車的容量和方便,有時不缺的也會不知不覺放入,加上結帳用信用卡不需掏現金更是無感,因此很容易迷失,看到廣告上熟悉的、或是新上市的都有吸引力,何況還有促銷打折的,只要用得上,也不管用不用得了,都想買來試試,滿滿一車就是這樣來的。

有時忙,一時無法上大賣場,萬一家裡缺什麼只好在附近商店買了應急,發現也可以過,反而去了大賣場好像什麼都缺,什麼都要補,大賣場的東西多、選擇性也多,固然不假,但是價格也比較便宜嗎?其實未必,有時候剛在一般商店買過東西,對價格還有些印象的時候,比照大賣場的售價,發現百分之八十價格相同,百分之十便宜一點點,可是也有百分之十左右是貴的,何況很多東西都是大份量包裝,人口少根本用不了或是吃不完,但是採購過程,誰也沒那麼細心一一比較,只想著要不要,誰還管便不便宜,我就是這種人,相信跟我一樣的大有人在。

東西買多了,收納就會有盲點,除了平常習慣放置的地方外,萬一放不下只好到處找空間塞,以為會記得,偏偏放著放著就放忘了,下次又買相同的,我經常在不同櫃子翻出被遺忘的東西,用品還好,食品萬一放過期只能丟掉,偏偏人都有慣性,常用的、喜歡的,每次就是會不知不覺再買,因此,必須像清點冰箱一樣,先了解庫存量再補充需要量,最好缺什麼買什麼,而且在附近小店補貨,會比去大賣場省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