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劇創作人來台!《絕命律師》6年沒拿艾美獎坦言傷心

《絕命毒師》編劇和《絕命律師》聯合創作人兼編導彼得古爾德,來台擔任「金馬電影大師課」講師。(金馬執委會提供)

〔記者許世穎/台北報導〕擔任《絕命毒師》編劇和《絕命律師》聯合創作人兼編導彼得古爾德,接受金馬影展邀請來台擔任「金馬電影大師課」講師,暢聊如何塑造結合兩大神劇的「絕命宇宙」。提到《絕命律師》連續6年在艾美獎落榜,彼得坦言很傷心,「尤其是演員們,他們都非常出色,值得非常多獎座 !」

彼得首度來台交流創作歷程,直說昨天參與大師課的學員們問題都比較專業,「學員感覺像有挑選過的,很多電影工作者,和他們溝通就像跟同業或同事一樣,過程既興奮又好玩」。他很驚喜大家都有看《絕命》系列,「滿多人都有看過,而且很熟悉,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很滿足 ,故事發生在新墨西哥,還可以在這麼遠的地方引起大家的興趣,我感到很驕傲。」

不少人好奇他當初怎麼會有這兩部劇的構想,彼得表示,自己其實沒有創造《毒師》,原創故事來自編導兼製作人文斯吉利根,「他的朋友湯姆跟他說了一個在RV車裡做冰毒的故事啟發了他,進而發展了不同角色,我們很喜歡『索爾』(絕名律師主角),所以才會創造了《律師》」。

《絕命律師》聯合創作人兼編導彼得古爾德,坦言該劇6年來都沒拿過艾美獎很傷心。(金馬執委會提供)

至於整個「絕命宇宙」,彼得表示,當進行的越長就越複雜,「過程中有很多聰明有才華的人一同參與,坐下來討論角色跟時間軸上還有發生什麼事情,幾乎是在《毒師》完成前,我們就有了《律師》的想法,很幸運有點無縫接軌的進行,這是我一生的樂趣!」

談到劇中角色,彼得說每個人都會探究關於人性掙扎,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掙扎點,最有趣的點之一就是如何賦予每一個角色個性、動機,然後探索、挖掘得更深」。尤其兩部影集的主角都非完全的好人,他形容角色的第一要件就是需要有他們想要的慾望,「以我的觀點來看,角色也會受傷,有他們的脆弱面來讓觀眾同情、這是一個很大的部分」。

身為編劇,彼得不諱言幾乎所有角色都有自我投射,能夠感同身受跟認同,「像《毒師》的懷特為了家庭、責任跟愛,還有需要錢的部分,加上我當過大學教授,所以更有同感。」(懷特在劇中為高中老師)至於《律師》的索爾,他形容是個有趣的總和,「他可以很不正經,但這部分就是我害怕且不想成為的,但他也有著無可救藥的浪漫」。

對於《律師》主角索爾的結局,彼得坦言當初滿難決定的,「我希望能達到滿足感,同時又盡可能保持真誠、忠於之前呈現的宇宙,花了滿多時間思考結局。」他說主演鮑伯歐登寇克雖然是艾美獎獲獎編劇,但相當尊重編劇,「有希望他(鮑伯)給點建議,但他會保持距離,想維持驚喜感,但在特定的時刻他也會告訴我他的想法,這是個完美的結合。我最開心的是他讀最後一集劇本的時候,我很緊張,結果他說很喜歡,說感覺是對的,這是我創作生涯最開心的一天。」

彼得古爾德來台分享自身經驗,和台灣影視工作者交流直說很開心。(金馬執委會提供)

和製作人文斯吉利根合作15年,彼得說他們就是喜歡彼此、尊重彼此,「他非常有才華,充滿創作力又聰明,我很享受之間的合作跟互補,雖然最新的案子沒有再次合作,但我希望這樣的合作是可以繼續下去的,無論影響的多寡,我們的人生都因為這些合作產生了巨大改變」

雖然《絕命律師》始終沒拿任何一座艾美獎讓他很傷心,但最終季的下半季還可在明年角逐,彼得直說「我們明年還有一次機會!但比起拿獎,最大的獎賞還是全世界有這麼多觀眾在看」他參與「絕命宇宙」的15年內,曾在初期碰上編劇大罷工,去年又受疫情影響,他認為罷工不應該是必須的,「雙方的談判應該要更多溝通,希望不要再演變到那邊。」

至於疫情,彼得透露當時拍攝《絕命律師》最終季因此延遲了4、5個月,「製作期也變得比較困難,做比較多的準備措施。但我們下定決心,不能因此改變或影響到影集的質感跟內容,很幸運製片方索尼願意負責額外的支出。」他說當時編劇都是透過視訊會議討論,「我喜歡的還是像現在這樣跟大家面對面,希望之後工作可以慢慢地回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