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媽化身導覽員 獻美麗島「一日遊」

〔記者鍾智凱/台北報導〕公視新聞節目《獨立特派員》在世界人權日也是美麗島40週年前夕,推出特別節目「行過40. 美麗島三部曲」,透過美麗島事件當事者陳菊和姚嘉文,走訪幾個重要事件發生點並解說,回顧當年的台灣民主之路;節目將於今(4)晚10時在公視播出。

公視新聞部表示,為讓美麗島事件更立體的呈現並深度報導,《獨立特派員》邀請美麗島事件的當事人總統府秘書長「花媽」陳菊和總統府資政姚嘉文以「一日遊」的方式,實際走訪幾個重要事件點。

「行過40. 美麗島三部曲」,陳菊在美麗島站前受訪。(公視提供)

陳菊說,「後來我當市長,我每一次經過這裡(美麗島站),我內心都有很深的感受。」從那個叫「阿菊」的黨外小妹,再到「菊姐」,後來被稱為「花媽」,當了12年高雄市長的陳菊不諱言,美麗島事件改變了她的人生。

從戒嚴時期第一場政治遊行的「橋頭事件」出發,到引爆點「鼓山事件」,也少不了關鍵的「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高雄事件」以及「美麗島大審」。從高雄橋頭到鼓山,再到現在的高捷美麗島站,最終落腳台北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即使現場樣貌隨著時間變遷,陳菊與姚嘉文舊地重遊,仍能帶領觀眾遙想當年。

約訪時,姚嘉文不斷強調,「美麗島事件」並不單指1979年12月10日晚間人權大會那天的事件,「而是一段爭取民主改革的過程,高雄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件」。擔綱節目導覽者,姚嘉文在每一個採訪地點反覆提及,「就是要求國民黨要改變,要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修改憲法」。

年少時想當作家的姚嘉文後來當了律師,也因為律師身分,讓他在參與黨外活動後,不但積極挑戰戒嚴時期法制上的制度缺陷,更成為當年黨外運動重要人士之一。沒有當成作家,姚嘉文卻參與書寫了台灣濃墨重彩的一頁歷史。

美麗島事件除了黃信介、施明德、陳菊、姚嘉文等8位受刑人受到軍事審判,另外還有37人因為暴行脅迫、指揮他人、甚至藏匿匪諜等罪名而入獄。

節目也探訪以工人為題材,寫下《在室男》、《在室女》的小說家楊青矗;70年代,楊青矗投入勞工運動,也是《美麗島》雜誌高雄服務處主任,因為高雄事件遭判處4年2個月有期徒刑;他回憶,當時雖然沒有遭到刑求,但遭強迫寫下自白「呼應中共工農兵文學、隔海唱和、為匪宣傳」。

因為聽了選舉演講罵國民黨,家住台南市的余阿興熱血沸騰,幫忙兜售美麗島雜誌,最後也因「多眾集合為暴行脅迫率先助勢」,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出獄後40年無法正常工作。

公視表示,美麗島事件背後的群像,有的是熱血的學生、有的是文壇新秀、也有默默無名的平民百姓,他們燃燒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將7、80年代的黨外運動推向高峰,也促成了後來民進黨的成立、1987年解嚴,讓台灣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民主。

公視優質深度報導節目《獨立特派員》今年在華人永續報導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卓越新聞獎等新聞獎項入圍或得獎; 12月4日、11日分別推出「行過40. 美麗島三部曲」與「傾城之搏-香港反送中之路」兩大重磅報導;《獨立特派員》於每週三晚間10時,公視主頻播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