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18 NTT-TIFA全球徵件 瑪齊耶斯嘉、梅田宏明展科技新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2018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2018 NTT-TIFA)開先例向全球徵件,從來自28國的147件作品中,選出梅田宏明的《勾勒》和歐拉‧瑪齊耶斯嘉的《手足舞蹈音樂會》,於2018 NTT-TIFA期間世界首演。

《手足舞蹈音樂會》(Dance Concert)是新銳編舞家瑪齊耶斯嘉受特爾西琴(Terpsitone)特性啟發的創作。「特爾西琴」是李昂‧特雷門1919年發明的電子樂器「特雷門琴」的2.0版,和特雷門琴一樣利用其天線四周的弱電磁場和人體靜電互動,來產生不同的聲調和音量,演奏時不需接觸樂器,藉由「手舞足蹈」發聲。

台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說,《手足舞蹈音樂會》的概念是「人與特雷門琴之間的距離,決定了它的聲音」,瑪齊耶斯嘉以此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到底是什麼」,然後發現特雷門琴的演奏方式也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我跟你比較靠近的時候,是不是噪音也跟著變多?我可能比較喜愛你,所以我們不停地講話;當我們遠離的時候,感覺我們就比較空靈。」《手足舞蹈音樂會》已受邀至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演出。

梅田宏明相信,舞蹈由「動作」組成,不僅是人的動作,也包括所有會「動」的存在。他2014年開始「身體田野計畫」,《勾勒》亦為該計畫系列作品,將聚焦「光影」和「人體」間的互動,消弭兩者的界線,公平地看待他們,在兩種移動的存在間創造共生(symbiosis),讓劇場空間被轉化成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

王文儀說,梅田宏明是日本最重要的結合數位科技和表演藝術的前衛藝術家,「我們算是賺到了,因為他參加徵選,只能拿固定金額的創作費,但是《勾勒》是一個全新、全球的首演作品。」

「他非常的神奇,你會懷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他先編排一個舞作,然後把所有動作跟光線的關係、跟聲音的關係,都輸入一個分析大數據的機器,把大數據叫出來編舞。你會覺得他舞都已經編好了,為什麼還要透過數據分析,進行另外一套編舞,只是想要測試,看看會發生什麼不同的結果。」她認為,「這大概是絕無僅有、非常數位的一個作品。」

《手足舞蹈音樂會》4月7、8日演出;《勾勒》4月14、15日演出。梅田宏明「身體田野計畫」2016年在東京藝術大學舉行工作坊,非《勾勒》演出畫面。
(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