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謝德慶自喻馬拉松運動員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希斯菲爾(左)與藝術家謝德慶。(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我對威尼斯雙年展的印象,是覺得它像藝術的奧林匹克,世界各國派他們的藝術家來參加不同的項目,我自己知道我是跑馬拉松的,大家可能寄望我跑得快一點,那我就試試看。」

第二位在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舉辦個展的藝術家謝德慶今(21)日首度與媒體見面,與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Adrian Heathfield)共同宣布展覽名稱及部分展出內容。

在「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中,謝德慶為期一年,每小時準點打卡並拍攝一張站立於打卡鐘旁的影像;此行為藝術的附屬作品包括一支6分鐘長的影像紀錄。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希斯菲爾說,對一位坦蕩面對活在社會邊緣的生命本質,深刻體悟「服刑」(doing time)意涵及代價的藝術家而言,曾是監獄的普里奇歐尼宮邸(「台灣館」展場),提供了一個不言而喻的絕佳展覽場域。「台灣館」展名《做時間》(Doing Time)一語雙關,除了呈現希斯菲爾對謝德慶的了解,也呼應謝德慶對藝術實踐哲學的解釋:「生命是無期徒刑;生命是渡過時間;生命是自由思考。」(Life is a life sentence. Life is passing time. Life is free thinking.)

北美館表示,《做時間》為謝德慶作品首次綜合性呈現,將展出其廣為人知的「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及從未展出過之早年在台灣的創作。

「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這一年謝德慶流浪、生活於紐約曼哈頓街上,而不進入任何遮蔽處;展出內容將包含記錄他每日遊走軌跡的地圖,及攝下他旅宿於街的畫面。(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4歲「跳船」到美國,直到38歲獲大赦前都以非法移民身分在紐約生存的謝德慶,介紹展覽的方式直接卻有深意:「行為表演作品是發生在真的時間,所以時間一過就消失了,剩下的就是這些時間的紀錄,叫做『文件』,這次展的東西就是這些文件。」

「第57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將於明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舉行,「台灣館」位於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詳見http://www.labiennale.org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