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導演白克特展 再現白色恐怖難言之「影」

「影,以為念」白色恐怖政治受難場。(記者趙世勳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被譽為台灣電影祖師爺、拍攝《瘋女十八年》與《龍山寺之戀》等著名台語電影的導演白克,在1964年2月22日因莫須有的「意圖以非法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罪名槍決死亡。導演洪維健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策畫「影.以為念:白恐受難者導演白克一生特展」,透過照片與介紹觸摸這段傷痕累累的年代。

白克長子、導演白崇光。(記者趙世勳攝)

「父親在白恐時代被安上『通匪』大帽,有冤也無處訴,真是應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白克長子、導演白崇光透露父親拍攝許多賣座電影,可能因為樹大招風被安了3大罪名,除了海外通敵外,還因為1930年代在上海時,曾和後來成為共產黨電影從業人員一起工作又被加上「與共匪合作」一項,最後則是因為和白崇禧將軍來自同鄉並在228事件後,擔任白崇禧來台安撫民間的翻譯官,在國民黨內部派系傾軋的情況下,無辜受到牽連被判死刑。

白崇光提及父親白克受白色恐怖,被安3項罪名。(記者趙世勳攝)

白克次子、奧美整合行銷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表示,父親與母親孫玲於1962年中秋節次日被捕,「那天下課回到家,發現父母都不在,之後才知道爸媽被帶到警備總部。」白崇亮說,母親於隔年除夕被釋放回家,在父親受難的前一天,母親前往探望,發現父親因上手銬、腳銬之故皮膚潰爛,母親厲聲責問警備人員:「這個人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你們要這樣對待他?」父親被槍決後多年,檔案解禁後他才拿到父親當初受死刑的判決書,「當時行刑前、後都會拍攝當事人照片,我看到父親昂首望天的照片時,我了解父親是帶著生命的尊嚴與驕傲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白崇亮說,白色恐怖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片空白、寂靜,被隔絕開來,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種隔絕如果說是一種恐怖,那就是白色恐怖。」

1914年出生於廈門的導演白克,會說流利的河洛語與日語,因此在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即為第一批赴台處理接收事務的成員,曾任「台灣省電影攝製場」場長,拍有《今日之臺灣》等政令宣傳與新聞影片,以膠捲記錄當時台灣的風土原貌,並拍有台灣本土製作首部台語電影《黃帝子孫》,離開台製場後,白克拍攝一系列台語影片《瘋女十八年》、《魂斷南海》、《生死戀》、《龍山寺之戀》等大賣的台語電影,開創台語片傳奇,其中《魂斷南海》主題曲〈南海情歌〉即邀請歌星紀露霞演唱。

女星紀露霞。(記者趙世勳攝)

策展人洪維健指出,白恐時代因特務人員辦案時可將當事人莫入財產的三分之一做為辦案獎金,「《瘋女十八年》大賣後,白克就被特務人員盯上,最後在《龍山寺之戀》即將上映前便被抓。」

白克導演的一生特展開幕記者會今日舉行。(記者趙世勳攝)

展覽不僅展出白克的生命歷程,還有將近14分鐘訪問曾與白克關在同一間牢房的政治受難者蔡寬裕、白克長子白崇光回憶領回父親遺體等口述影片。「白克導演的一生特展」即日起至5月7日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展出。

「影,以為念」白色恐怖政治受難場,紀念導演白克。(記者趙世勳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