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明怡/專訪
因為曾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老師,作家小野去年5月臨危受命,成為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校長;今年2月更親身上陣教編劇,用「翻轉課堂」的概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所謂翻轉教學,就是反過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帶著我往前走。」所以,想修「校長」課的學生,得先交500字故事大綱,通過門檻後,上課內容包括白色恐怖田野調查,分組研究柏格曼、成瀨巳喜男、侯孝賢、楊德昌導演作品等,小野會把每個學生的故事或分組報告拼成一本,讓用功的學生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學,「所以我很高興啊,因為我不用準備教科書,我的所有準備,就是我的經驗。」
所謂「我的經驗」,包括以《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獲第23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以《刀瘟》獲第27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80年代推動催生台灣電影新浪潮,此外,小野還是台北電影節第1、2屆主席,「當時的執行長是陳國富,第3屆主席是侯孝賢,很多人都不記得了。」
小野寫過20部電影劇本,《刀瘟》是最後一部。他說,之後他就離開電影創作,但從未脫離電影,最近還準備當監製,幫忙看劇本、尋找資源。
談到最近過世的豬哥亮,小野認為十分可惜,「他有點像當年的許不了,許不了本身可以變成一個了不起的超級演員,好像美國的卓別林這樣子,拍黑色喜劇,那種又哭又笑的電影,可惜他拍得太同類了。」小野說,如果豬哥亮不是拍同類電影的話,他也可以創造出台灣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喜劇演員,可惜豬哥亮復出得太晚,電影拍得很少,類型又很像。
豬哥亮逝世後,有不少影人認為他應拿金馬獎特別貢獻獎,小野則說,「豬哥亮電影我不能說我喜歡或不喜歡,但是我覺得他本來就滿足了某種階層,拯救了台灣的電影票房,拓寬了看電影的人口。」他認為,所謂「貢獻」不只是藝術成就的貢獻,還包括很多面向,「不能小看豬哥亮」。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