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做溫柔感應燈 別做警報器

2016/01/20 06:00

圖/迷路(圖片提供/圓神)

文/米米 圖/迷路

圖/迷路(圖片提供/圓神)

海海人生之中,我們屢見某一類凡事怯步,躊躇畏縮或明顯的阿Q心態的人;或是另一類狂放叛逆,沉溺行走於懸崖邊緣之徒。

圖/迷路(圖片提供/圓神)

巧的是,只要你略加研究,就會發現這兩種極端的人格特質多半卻源自於同一種童年,也極可能擁有同樣類型的父母,這種款式的父母對孩子總是過於掌控,開口閉口都是「不行、不要、不准、不可以、聽我的就對了」。

人生經驗告訴我,掌控慾越強大、規範過多的父母,則越容易教養出「愛說謊」的孩子,當孩子清楚父母「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的管教風格,以及認知了爸媽總有數也數不清的教條戒律之後,說謊的技能就這麼因應而生了,他們選擇說謊是為了圖一場耳根清靜,有時也養成了再嚴重的事也懶得告訴你的自我防衛機制。

「說了,還不就換來你們大驚小怪一場?我又何必自找麻煩?」這是亞洲很常見的親子關係典型,這一類的孩子屬於消極抵抗型。

而越愛責罵孩子的父母,則越容易教養出「愛頂嘴」的孩子,原因很簡單,他們為了與威權抗衡而開發出辯才無礙的超能力,當我側面觀察許多孩子與長輩頂嘴的過程,看到的無非是長輩採取了「非要你服從不可」、或「非要戰出個輩分階級」的結果,一個牙尖嘴利得理不饒人的孩子,多半是長期磨練出來的產物,而出乎意料的,家裡往往正是最好的武道場,經由日復一日、一場接著一場的比武大賽,孩子逐步進化成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好辯之徒,或者養成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格特質。

「反正你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罵我,那我就不分青紅皂白地頂回去!」這又是另一種典型,這一類的孩子屬於正面迎戰型。

還有一種最麻煩的類別,就是以上兩者的混合型,同時囊括了愛說謊與叛逆雙料成分。

仔細想想,這三種孩子我們都不要啊!

<爸媽看過來>重回孩子原型 事情迎刃而解

有些人認為因為我是個擅於行銷的廣告人,才得以具備變通親子溝通模式的能力,他們既非廣告人也非業務,又哪來這麼多怪點子去改善已經糟透了的親子關係?

我想說的是,即便大部分人既非廣告從業人員也不是銷售員,但你我和這世上所有成年人的共通點,就是我們都曾經擁有過「兒童」的身分,老天爺很公平,給了每個人相等的機會,你我都當過小孩子。如果你願意拿出更多的耐性與同理心來面對孩子各種成長階段的心理狀態,事情就會有所轉機,當你反芻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你自己,回想當年最不喜歡大人用哪一種方式對待?又有過哪些「傲慢的長輩」曾令你敢怒不敢言?或者你也曾埋怨過不經理解就責罵的師長?

一旦回到孩子的身心狀態,重拾記憶中那個孩子的原型,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愛把那句:「都是為你好」無限上綱。

在貪快、貪方便的情緒裡,我們很容易投靠「一針見效」的妄念,選擇了「事前恐嚇碎碎念、事後大驚小怪兼責罵」的方式來處理親子關係,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違背你的心意的同時,卻忘了越高壓,反彈力道越大的物理原則。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一枚動輒震天價響的alarm,而是一盞溫柔的sensor light。

於是我總是這麼提醒著自己:「媽媽要當溫柔的自動感應燈,孩子經過暗處,她才亮起來。媽媽不當歇斯底里的警報器,一點風吹草動,就哇哇大叫。」

<作者簡介>

米米

廣告文字工作者,擁有一家微型廣告公司。自認這輩子並無太多可歌頌的優點,唯一的長才約莫就在於啟發孩子的天分上。

一個穿鼻洞又刺青的媽媽是很不媽媽的,一個更年期都要到了,青春期還過不完的叛逆媽媽也是很罕見的。或許正因如此,宇宙才願意把迷路和爆走這兩個神奇寶貝交給她保管吧! 《媽啊,一下迷路一下爆走》即將上市。

迷路

10歲,本名汪以墨,目前就讀國小五年級。

當年醫生判定迷路是個重度ADD兒童(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主導型),透過米米多年的陪伴、引導與鼓勵,選擇了比不吃藥更艱辛的一條路,現在,迷路在校表現不但與同學們齊頭並進,除了愛畫畫、文字表達能力佳、幽默感與創造力一流之外,他熱愛園藝是個綠手指,烹飪功夫嚇嚇叫,還很能協助各類家務,是媽咪的大大驕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