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從政治書寫看見文學的重量 陳列出版《躊躇之歌》

2013/08/05 06:00

散文家陳列推出新作《躊躇之歌》。(記者趙靜瑜攝)

記者趙靜瑜/報導

在文學與政治間游移徘徊,雖然都說是情勢所逼,但也在這兩者之間,追尋著自己所賦予的意義和美,散文家陳列出版《躊躇之歌》,與過去的幾部著作《地上歲月》、《永遠的山》與《人間印象》一起出了精裝本,讀者靜候多年,終於讀到陳列透過如詩般的文字書寫被囚禁的歲月。

陳列本名陳瑞麟,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移居花蓮擔任國中英語教師。兩年後在寺廟借住準備報考研究所期間,被誣陷政治罪名入獄,判處有期徒刑4年8個月。在山上佛堂讀書,卻被白色恐怖纏上,人生出現了岔路,陳列出獄之後,以〈無怨〉、〈地上歲月〉在文壇立足,把文學當作社會關懷與改革的一種方式,並且盡可能作為時代見證。

陳列說自己在寫作上並不專心,但政治上也不專心,政治繞著陳列走,「我無法推卻。」二十世紀90年代,陳列曾經投入政治工作,當了幾年國代,參選花蓮市長失利後,終於結束了這一大段的政治參與期,決心脫離政治圈,開始鄉下蓋農舍,過起隱居般的生活。陳列說事後想想,「可能政治的吸引力還比較大,讓我可以放棄文學,但兩者仍然不斷拉扯,在我的人生裡互為旁騖。」

陳列出版《躊躇之歌》,也自己知道「拖太久了」。《躊躇之歌》整部書實為一篇長達30年歲月的散文書寫,分為5個章節,記錄5段時空。首章〈歧路〉寫1972年他在佛寺的文學生活,被捕與審訊。〈藏身〉記述出獄後一年的日子。〈作伙〉為從政之後,參與黨部運作與第一次參選經驗。〈假面〉將時空移至中山樓,記錄做為國大代表的見聞與省思。〈浮雲〉則是經歷選舉後,從鄉間草野觀看朝野的心情。陳列說,不希望寫出來是自己個人的回憶錄,「我想處理一個時代,但不是歷史的紀錄。」全書流露的是當一個人面對人生的徬徨,信心的質疑,如何觀察、看待,並尋求安頓的過程。

陳列心中一直認同大文學家普魯斯特的說法,文學,就是一種光學儀器,透過文學,可以見到比肉眼更清楚、更深刻的世界,「在修改中作推敲,不是作面上的推敲,而是意義上推敲,就看自己是要將光學儀器把世界調校得更清晰,還是更模糊。」陳列說,創作進入修改期,「修改是一件快樂的事。」

《躊躇之歌》堪稱陳列歷時約十載,無數反覆刪修的「大散文」寫作,陳列希望從一個回首的角度以一本完整的散文冊去辨識走過的來時路,如同卡夫卡所說,寫作「是一隻從黑暗中伸出,向美探索的手」,陳列也以此信念做為創作之始,紀念台灣走過的這個年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