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閱讀小說.長篇精摘】3之1 - 散靈堂傳奇

2013/06/09 06:00

圖◎歐笠嵬

◎李喬 圖◎歐笠嵬

招魂安魂 散靈歸來

2003年夏,蕭阿墨將伯父也是繼父遺物──抹草、大風草、相思炭與一小片舊衫放進樟木小箱,先是放在新居神案右邊,後來決定安奉在「明珠上人」室案頭。

這件事轟動全鄉,還上了媒體地方版頭條。

這年,阿墨四十六歲,真正中年人了,早年一些「怪異的雄心壯志」,似乎突現遙遙無期;絕未放棄,但難免頹喪,而生活現實又不得不全力以赴。

好友謝天樹現在是獅潭鄉代表會主席,謝大嫂又是和興村村長。所以「草堂民宿」和「草靈堂」邊市場──業務事務全交給他夫婦了。

「我蕭阿墨只能到此為止嗎?」

當然不是。我蕭阿墨生下來,只為這些嗎?當然不是。

首先,重新規畫「草靈堂」側出租攤位(實際上算是店面),擴大當地農產品交換與銷售。這部分出現意外「助力」:原先鄉農會協助的銷售地點,因地價暴漲,「官民一致同意」出售土地,於是轉移到這裡,附帶地,菜市這就移過來了。

菜市場移置這裡有一關卡:「殘藥檢驗站」有權隨時抽檢產品,不得拒絕。有問題產品主人兩個月內不得進入,經再驗三次通過才予上市。這都事先契約明定。因為這裡是私有場地;不遵守?請撤離。「公事私辦」就這樣。

市場的擴充,簡單檢驗的效用發揮了,這點教人歡喜。

其次是大工程:改建「草靈堂」。原先土角牆、磚柱、台灣薄紅瓦,一層三十坪的正廳,左右偏廳是竹木土牆個二十坪的平房──已經多歷年所了,從父親蕭阿文中老年就念茲在茲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

改建計畫與工程是經管委會通過展開的。八十歲的謝成實當然是主委,工程就交給天樹承擔。

為了維持原貌,正廳挑高為兩丈,還是一層,左右偏殿一樣,土角牆是新杵舂而成的。(福佬地區是先模製土磚曬乾硬砌牆,謂之「土角」之牆;客家人以黃土加少許稻穀,麻袋線攪拌,以二木板夾撐,中間倒該黃土成土餅;再杵舂成牆。)磚柱改為鋼鐵骨架。

正廳維持莊嚴形貌,左右偏殿屋頂決定敷蓋一層茅草(如「草堂民宿」),這也是不忘本色的意思。

改建,實際是重新打地基,鋪地板;形式維持原樣,但建坪擴增二分之一。另外,在左偏廳(明珠上人堂)前側新建一平房,可納百人的「講堂」,用途不言而喻。

另一創舉是:提供藥草苗木予本鄉民,「建議」大家試種──指出自用之外,「可能」對外銷售,例如:仙草,社會上需要量極大,各地供不應求。如小葉山葡萄,藥草高到處搜購。山苦瓜(小苦瓜)是清涼消暑名品,世人多懂,自用贈人都是佳品。

還有一樁自青年時期就「幻想」的:成立「壽器公司」,產銷平價「易腐」棺木──壽器太貴是不當剝削:「不朽」有礙自然循環,倡言「易腐」為的是「當面對治」,而且「商機」頗高。

構想提出,本地無人開口,外地有人探詢。這件事交給靜子處理。伊欣然承諾。

「職業性」種種逐一進行,似乎都很順利,於是心思又投入「草靈堂」存在意義,或者我蕭阿墨只追求這些嗎?

不,不!當然不是!心深處的問答又浮上來。

是的,心深處,或者在意識的深層,或底部,是有一個「東西」,一個「要求」,一個「名目」,在蠢動在脹縮縮脹在想掙脫出來──

「我要把草靈堂……」這是很明顯的主旋律……

從何做起?能跟誰談?是時候了嗎?是,是時候了,蕭阿墨你幾歲了?還能拖嗎?

那麼,從何做起?從……對啊!阿伯那個阿爸的遺物……萬里招魂,魂飛萬里,那麼……其他的呢?

是的,是的,自己心底根本就明明白白,第一步要做什麼,然後,趁機提出……心裡那些構想、藍圖……

──跟住公館的李喬先生連絡,在微寒的冬初午後,懷著滿滿的心事去拜訪李先生。很久不見這個人了。

「對於草靈堂的將來,其實也就是我的未來,有許多不成熟的,很紛亂的想法,想要請教李老師。」開門見山說。

「你一定想了很久了,何不條列出來?然後討論。」李也是要言不繁。

「簡單說:整體的,也是長程說,就是把『草靈堂』活起來,活化起來。」

「目前的……周邊的措施,支助性的一些,不就是嗎?」

「不只這樣。是『草靈堂』本身──我要它成為……社會教化的機構,是動態的……」他知道有些詞不達意。

「原先,本來就是嘛!你說不夠,難道你要創一教派?」

「類似的──有何不可!」話,如箭矢,直射而出。

接下去,他簡述自己二十年來接觸,並置身宗教的感觸體會,放眼社會信仰群的種種,他許多疑惑,更多感慨;台灣社會還處於「很需要宗教」的歷史進程上,而能領受到的……也許普世相同,但台灣的特殊處境,更顯得「燥渴」而「清泉」乾涸,甚而「毒水」淋漓。例如:宗教活動的十之六、七,仍在方術禁忌中沉淪。這對於庶眾大不公平!放眼四方,大概是難以拔脫吧?

「阿墨老弟:你是註冊了的法師,這個論調,不怕被判一個欺師滅祖重罪啊?」李老師是笑著說的。

「不會。我師父十分開明。何況也不屬於……」

「開玩笑了。關鍵來了,你這樣『搞』」──李把搞字說得特別重:「跟原先的道教;應說『原有各種宗教』採取什麼態度?」

「我的重點有二:『教義宗旨』,這部分另找時間跟老師談。另一重點:不反道、佛、基督各宗,甚至是它們義理宗旨的『更實況化』──我學會使用『實況化』一詞了。大概懂我意思嗎?」

「阿墨!看來你是真正有心人,也應該是有這方面才器才情的人。」

「我知道,這樣是小孩玩大車,會被視為搞笑。」

「不!放眼今天台灣社會,誰曾思慮到此,而又敢想去實踐?」李沉吟一陣,然後忽展笑靨說:「何況,你看看台灣無論佛教、基督教,新派新宗──比你獅潭的桂竹筍還多,紛紛現身!」

「李老師:你一定要幫我──思慮不到的,能予指引。」

「這樣:形式,方式,策略,經營,運作等等,也許可以提些意見,實質的,義理層次的,別人……」彼搖頭。

「不。我想可以。關於主張,就是『教義』,已有一個概要。那要再一次問老師討教。」

接下去,這才進入今天趨訪的主題:關於伯父遺物返鄉後,應有的行動。

「把伯父迎回快滿兩年,我還沒動作。」有自責的意思。

「我倒以為不必急辦。你要辦一場盛大法會對不對?這既是宗教活動,也更有社會文化意義。我的意思是:要充分準備,然後等待『社會動態』的適當時機:推出。你懂我意思?」

「……我不很懂。」他坦然,他苦笑。

「說說你的構想吧。」

「我想是法會。就叫做『招魂法會』,兩天一夜。有演講,表演,重點是晚上的招魂儀式。」

「……招魂,然後要……『安魂』才成。」李在自語。

「有道理。那就稱做『招魂安靈法會』好啦。」

「有一個問題:在法會上,只是法師禪師,或者也請到牧師神父軋一角。這樣來(未)免『神氣太重』,鬼魂會退避不前。哈!」

「請老師邀請文化界,學者也來共襄盛舉!」

「如何『舉法』?好傢伙!」李先笑了。

「請十位八位,各人準備招魂安魂的文或詩乙篇,那晚親自頌讀──必然神鬼感動,紛紛歸來!」

「阿墨!蕭阿墨,你這鬼精靈法師──說!是早就預謀設計,還是臨時起意──來這招?」

「老師:是早有朦朧想法,這一談開就冒出成形啦!抱歉。可以嗎?」

──離開李宅時,李老師提醒三事:

一、要求完善,精緻,細評效果然後舉行。

二、「配合社會動態」,在「適當時刻」舉行。這一點,他很難理解,回去思索也未得要領。

三、思考如何更多鄉民參與法會,甚至配合引人的民俗活動,期待外縣他鄉的人也來參與。

──這段時日,心,有些冷卻的樣子。這一會晤,內裡又熊熊燃燒起來,卻也因而警覺那冷卻的陰風……

綜合各種條件的契合,「招魂安魂法會」訂定於2009年5月27日舉行。

李先生的說法是:去歲總統大選,新任總統上台,可是兩黨衝突,社會亂象未見緩和,這時民間力量應該展現。是這樣嗎?阿墨還是不很理解。

其實籌備小組已經運作近半年了。背面有一個「諮議委員」就是以管委會班底組成的。籌備小組當然阿墨掛名,天樹答應擔當法會的司儀;特別提醒:兩夜的招魂,出場頌讀詩文者的介紹,得下番功夫才行……

靜子是總攬會務。世明也欣然請假幫忙。日光主動要求看管花圈花籃。阿墨怡然,總是以閉目養神安住情緒……

5月27號是晴朗的日子,有點熱,但風很透。

早上8點過後就有人上石階來到廣場。

細心的遊客會發現,那金色「草靈堂」三字,換成「散靈堂」。散靈堂,麼介東西?楞著。

堂外新砌的走廊兩邊排滿了花圈花籃。山鄉獅潭少見的排場,連提早過來的阿墨都有些不自在;一定是天樹……

實際上早上的節目是點綴場面的,阿墨簡單向在場者招呼後「節目」就開始:山歌演唱。近年來族群文化得到鼓勵,客家山歌是最成功的一項。客家是「唱歌的民族」,這就充分表現出來。

客家山歌原先只剩幾個腔調,而今縱的傳承、橫的演變,到此男女老少,都有適合的山歌好唱了。所以簡單的「山歌演唱」,半個小時後形成多重的「拚山歌」,十分有趣。

中午是免費供應炒米粉。這又是傳統客家人的最愛。「炒米粉」的歡呼,山凹溪谷都「響應」了。

下午是客家採茶戲的演出。簡單的旦丑對唱嬉鬧;多則加一淨角。客家人這就樂在其中,十分滿意。客家族性、文化特徵這就呈現出來了。

晚上才是正式的「招魂安靈法會」。7時30分進場,8點整開始。

進入禮堂,門右側──正廳前面,放著道、佛兩家的「招魂幡」。

道教的是白色的,寬三台尺,長六台尺。

右眉「三魂」,左眉「七魄」,正中三道VVV,是三清祖師符號,中央大字「勅令攝取」四字,往下橫排「原民、台兵、內戰,二二八,白色」等,收回中央「冤散正魂返鄉受領」八個字。下半幅右寫「一炷心看通法界」,右書「九泉使者引魂來」……各七字。

佛教的是黃色的,寬長類似。

幡的上眉中央是佛符號卍,下寫「佛光接引台灣歷代散靈離魂,往生極樂世界」。右中段「願生西方真淨土」,左中段「華開見佛悟無生」。右下段「九品蓮華為父母」,左下段「回入娑婆度有情」。

在正廳(阿墨不喜以「殿」稱呼),原先三種牌位(從來不置佛神像)的前面另設占全廳二分之一長(即廳寬的一半)三台尺寬、略低的供桌。供桌上由右而左安放六座「聚靈碑」:

三清祖師聚靈碑 如來佛祖聚靈碑

耶穌基督聚靈碑 台灣草木聚靈碑

台灣河溪聚靈碑 台灣土地聚靈碑

在「聚靈碑」前方,再置略短、寬兩台尺,略低的供桌,桌上安置兩尺長一尺寬半尺高,陶質上仰弦月形盆子,陶盆裡檀煙裊裊,在正面刻一行字,由右而左是:

渡台開拓殞歿散靈 原民護社喪命散靈

各類械鬥犧牲散靈 埋骨海外台兵散靈

中國內戰台兵散靈 二二八冤死者散靈

白色恐怖被殺散靈 不知認同何處散靈

──在「聚靈碑」、「散靈盆」四周綴滿本鄉盛產的雪白野薑花。正廳高掛的「招魂安靈法會」四字周邊,放在左右兩邊──道教、佛教的「招魂幡」下端,都一律是清香四溢的野薑花。

──主壇「常在法師」就坐。白天他一身黑西裝白襯衫墨色領帶。現在他以法師服飾登場。陪壇四人入座……

(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