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山水本多情 寂寞身後名
閩、廣行旅三思

2005/12/28 06:00

◎季季 ◎閒雲野鶴

「如果是我,我做得到嗎?」初秋微涼的季節,意外有個福建、廣東的旅程,與婦協文友丘秀芷、陳若曦、李昂等人啟程跨海,去梅州、上杭、潮州、汕頭、蕉嶺、廣州等地,尋訪抗日志士丘逢甲創辦的幾個學堂遺址,也在蕉嶺城鄉走訪他與另兩位抗日烈士羅福星、謝晉元的故居,重溫他們至勇至性、熱血澎湃的史跡。10月18至26日的九天旅程裡,也曾挪出一天去我祖先的家鄉永定縣看土樓,在「李氏大宗祠」祭拜先祖火德公。但在蕉嶺縣參訪三位烈士居於斯或生於斯的故居,感觸最是良深。

近百年的歲月流變,他們的故居大多容顏衰老,有的牆面沉黯斑剝,有的屋頂傾頹破敗,緊閉的門扉裡,深鎖著有待重新檢視的歷史。然而屋宇周遭的景觀,山色蒼蒼,草色青青,田野一片金黃,正是秋來收割的季節。沒有巨獸一般轟然吼叫的割稻機,男女各安其分以鐮刀彎腰割稻,持稻穗在打榖機上打稻,在路邊庭前鋪曬黃金一般的稻粒。新鮮的稻草香,瀰漫在四野的大氣之中。從小在雲林縣二崙鄉永定農村生長的我,記得收穫的喜悅不止於黃金一般的稻粒,也包含了那不斷攢入鼻孔,竄至腦際,流遍丹田與血脈的,那讓人精神為之振奮的稻草香。

沒有參與收割的婦女們,有的閑坐家門前縫補,摘菜,有的抱著幼兒聊天。孩童與狗在她們身邊奔逐嬉戲。屋旁的果樹下,紅雞和白雞昂首漫步,垂頸啄食。屋前的池塘裡,白鵝與黑鴨優閒浮游,戲水自樂。田園詩一般寧靜的農村,幾十年前或近百年前,應該也是這樣安然的景象吧?但是為了抗日,烈士遠離了寧靜,遠離了家鄉,遠離了骨肉至親的父母、伴侶、兒女,甚至最後捨棄肉身,遠離了生命!聽著他們獻身的故事,點點滴滴的感慨不斷入懷,一組簡單的對話也陸陸續續在我心底迴響。

「如果是我,我做得到嗎?」—— 我這樣問自己。

「妳做不到,因為妳是女人。」—— 另一個我這樣回答。

「但是,如果我不是女人呢?」—— 我又這樣問自己。

「你也未必做得到,因為你不夠勇敢。」—— 另一個我又這樣回答。

是啊,勇敢。沒有勇敢,怎能做得烈士?勇敢這兩個字,我從小就不陌生。但是真的,我不夠勇敢!我的熱血也僅止於對一些不公平的現實說出忿懣,遠不足於決然地為國家獻出生命。幼年的時候,害怕打預防針,躲躲藏藏哽咽之際,父親一把捲起我的袖子:「要卡勇敢咧,不許哭!」小學和隔壁班躲避球比賽,老師賽前精神喊話:「要勇敢哦,看準準給他打過去!」中學參加演講比賽,老師也賽前打氣:「沉著點兒,不要怕,勇敢走上台!」長大成人後,遇到一些可大可小的生活挫折,有時難免意氣消沉,長輩或摯友總會勸慰著說:「看開點,勇敢地活下去!」從小到大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裡,有關「勇敢」的教育,大多是為了「我」。成年後的自我教育裡,頂多也只是期許自己做一個勇敢活下去的人罷了!那麼,能夠以大勇大智做一個反抗者,終而獻身成為一個烈士,必是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常人所無的英雄基因,以及一種大氣磅礡的自我覺醒吧?

以鎔鑄之名站在歷史的高處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年代,不一樣的場景,反抗者與烈士都有相似的睿智與勇氣。流盡了自己的熱血,流盡了親人的熱淚,烈士們以鎔鑄之名站在歷史的高處,讓我們憑弔,仰望,並且自歎不如。

1895年4月,丘逢甲反對清廷割台,組織全台義勇軍,5月推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合創「台灣民主國」,力抗日軍據台。然而寡不敵眾,功敗垂成;「徒死何益」,含淚辭台。啟程之前,悵然書寫〈離台詩〉,其中最有名的是:「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1912年2月,丘逢甲積勞成疾,在廣東祖籍蕉嶺縣淡定村(現改名逢甲村)病逝,得年四十九歲。

1913年12月,羅福星因苗栗抗日事件在淡水被捕。獄中多次遭日警拷打,卻都嚴辭拒招。他相貌俊秀,豪邁倜儻,獄中日記竟有如下之句﹕「因為有家產,妻子和兩個孩子無需擔心,在上海的情人游金鸞令人掛心。」流露了反抗者內心最深處的柔情心事。次年3月,他與同志近二十人被判絞刑,《台灣總督府誌》記載他們﹕「均從容上絞刑台,雖為匪徒,亦可見其氣魄之不凡。」走上刑台之前,羅福星疾寫遺書﹕「不死於家,永為子孫紀念;而死於台灣,永為台民紀念耳!」絞首之日,年方28歲。

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閘北,黃埔軍校第四期的謝晉元,在激烈的淞滬戰役中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誓言「餘一槍一彈決與倭寇周旋到底」。1939年嚴拒汪偽政府招降,在英租界「孤軍營」中預立遺囑寄父母,並手書「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之句明志。1941年4月,日軍收買「孤軍營」中四名叛軍,聯手刺死謝晉元。成仁之日,年方37歲。

在中國近代史上,為了抗日獻出熱血與肉身的烈士何止他們三人!從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到1937年蘆溝橋事變;從台灣,到大陸,近百年中的抗日烈士前仆後繼,故事總是摻著鮮血,哀嚎與熱淚,何其慘烈又何其讓人神傷!今年是抗戰勝利六十週年,吾輩小民有緣走訪三位烈士的故居,緣於丘逢甲是丘秀芷的叔公,而丘逢甲在福建上杭創辦的「丘祠師範傳習所」,10月20日屆滿百年;海內外丘氏宗親在上杭舉行慶祝研討會,秀芷邀我們前去共享盛會。

「丘祠師範傳習所一百週年」慶祝活動為期3天,由曾任上杭縣副縣長的丘細妹負責統籌。丘細妹是典型的客家婦女,壯碩熱情,精力旺盛,自公職退休後即全心投入丘氏源流研究及族譜編修。我在上杭縣圖書館「客家族譜館」翻閱「李氏大宗祠」出版的李氏族譜,上下兩冊合計一千多頁,她帶動編修的丘氏族譜,費時3年完成,十六開銅板紙精裝,一冊竟達二千多頁!丘細妹不只熱情勤勞,而且心思敏捷,細膩過人。歡迎我們的第一頓晚餐,首先端上桌的是個褐色圓木桶,高二十公分直徑十公分,桶側以紅紙書寫「五榖豐登」,桶內放著蒸熟的地瓜、淮山、芋頭、玉米、板栗;紅白紫金墨,五色分明,層次井然。

無需動用刀筷,也無需任何醬料,動手入口,每一口都是原始的鮮香與甘甜!由這道自然簡樸的「五榖豐登」開始,陸續上桌的菜色精美而不奢華,包括竹笙石蝀燉湯等客家山菜,都是我們少見甚至從沒吃過的美味。細妹心細,果然人如其名。

寂寞英雄身後名

廣東蕉嶺縣的烈士故居,羅福星、謝晉元的後人都已他遷,屋門深鎖,無人管理。

不過謝晉元故居前的紀念館寬敞明亮,史料齊整,總算彌補了缺憾。丘逢甲故居因尚有後人居住,管理維護較為完善。這座前低後高的客家圍龍屋,氣宇恢弘典雅,是丘逢甲辭台返蕉嶺後所建,面朝台灣,取名「培遠堂」。或許因著「台灣民主國」事敗之痛,他以其號「蟄仙」將左屋定名「蟄庵」,而將右屋取名「潛齋」,用以表明沉潛激情,不再參與政治。那一年丘逢甲三十二歲,為「培遠堂」所寫門聯「栽培後進,遠繼先芬」,明示他將繼續投入在台灣時即曾大力推動的教育志業。後來的十餘年中,他奔波於廣東、福建各城鄉,創辦了如今遺跡尚存的上杭丘祠師範傳習所、蕉嶺桂嶺書院、潮州韓山書院、汕頭同文堂書院、廣州萬木草堂等一百多所學堂,以新思想啟蒙清末學生,栽培了許多革命新青年。

一個失敗了的抗日志士,也許也是一個寂寞英雄。但他保全性命,延續青年時代志向,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家。門生後人,感念他的貢獻,在台灣有逢甲路與逢甲大學,在蕉嶺縣有逢甲路還有逢甲村與逢甲大橋。在教育的路途上,一代代與青年學子偕行,教育家丘逢甲是不會寂寞的。

如今的「培遠堂」,常有景仰丘逢甲的遊客學子參訪,據說每年超過十萬人。廳中的「丘逢甲陳列室」,展示其生平事蹟年表,遺物及相關史料;其中以「春愁」一詩的手跡最為聞名。丘逢甲自幼即富文采,十四歲在台應試獲全台首名,享有「東寧才子」之譽。其詩文辭簡約,意象凝鍊,至今詩名不衰。1896年,住進「培遠堂」新居,他即寫了那首近百年來常被海內外華人吟詠傳唱的名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但在「培遠堂」中最吸引我的,是他在中廳所書的對聯:「西枕廬峰,東朝玉筆,山水本多情,耕讀漁樵俱適意;南騰天馬,北渡仙橋,林泉皆勝境,用藏出處盡隨心。」情辭典雅,意境悠遠,兼具形象與意象之美。經過百年,讀來仍然情意生動,直觸人心。好的文學作品,本就如此超越時空。寂寞英雄身後名,在文學的路途上,詩人丘逢甲也是不會寂寞的。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