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下>

2010/05/10 06:00

◎林長寬

薩依德於二十幾年前(1986)寫的《最後的天空之後》(After the Last Sky),終於在最近以《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為名出版中文版,除了描述巴勒斯坦人的苦難流離生活外,並試圖啟發巴勒斯坦人未來的希望。薩依德一生為巴勒斯坦的建國發聲,他不但批判以色列、西方政府的不當,亦嚴厲地批判了一些巴勒斯坦人的腐化、喪權辱民的行為,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或PA)成員對以色列、美國的妥協來換取個人的利益,以及HAMAS激進分子的不當暴力行為與非理性態度。這本書配合了攝影圖片,深刻地描繪了巴勒斯坦人的離散社群,並藉以突顯「巴勒斯坦民族意識」。薩依德本身並不同意有所謂的「巴勒斯坦人的離散」(The Palestinian Diaspora),因為巴勒斯坦人的被刻意以政治、軍事暴力強迫離開家園,過著難民生活並不等同於歷史上猶太人(教徒)的宗教離散(註1)。翻開史書,檢視巴勒斯坦地區的歷史,猶太人(教徒)是否有其正當權利從世界各地聚集到巴勒斯坦,而把阿拉伯人趕走,建立他們《聖經》中所描述的烏托邦國家(遠古的以色列、猶太國內亂分裂後被外來勢力所滅)?

西方霸權的犧牲品

二次大戰猶太人(教徒)被屠殺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一點關係也沒有。伊斯蘭歷史中的猶太人(教徒)並沒有受到穆斯林或阿拉伯人的大迫害,雖然他們必須繳交人頭稅(jizya)以換取宗教信仰的自由。而無可否認地,歷史上有不少猶太教徒改信伊斯蘭,並對伊斯蘭文明的發展有相當的貢獻。時至現代,亦有猶太教徒持續改宗伊斯蘭如Muhammad Asad者。德國納粹屠殺猶太教徒的帳絕對沒有道理由巴勒斯坦人來承擔。即使耶穌本身是猶太人,耶穌基督在傳教當時卻是受到猶太人的迫害。基督教徒的納粹並沒有理由替耶穌基督向猶太教徒伸冤報仇。薩依德的著作沒有從宗教的立場去探討、批判巴勒斯坦人的離散。他是對的,因為巴勒斯坦至今仍有三種宗教並存著,巴勒斯坦的民族意識是超越宗教的,巴勒斯坦問題是政治、人權、生命價值觀的爭執。以色列沒有建國以前,此地區不同信仰者皆使用阿拉伯語於其生活與宗教信仰儀式上。他們是和平共處,並無政治、經濟、民族上的衝突。薩依德的著作雖然是描繪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不論是在巴勒斯坦境內或境外,而其文字的確突顯出巴勒斯坦人絕對是西方霸權、殖民、帝國主義的犧牲品。巴勒斯坦人是否能夠建立擁有自己主權的國家,不僅得看他們自己的奮鬥,亦必須看西方列強,特別是美國、英國能否良心覺醒。或許巴勒斯坦人必須在西方各國社會中去建立他們在客居國的影響力,如同猶太教徒操控了美國的經濟、學術、政治影響力。

雖然在異鄉落地生根,巴勒斯坦人在異鄉的社群並沒有受到公平的待遇,即使那些難民已入籍為客居國的國民,就以美國地區的經驗而言,巴勒斯坦裔的美國人雖然在學術、專業領域、經濟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但他們卻也面臨政治、移民政策、媒體的歧視。在美國的巴勒斯坦人本身有著相當深的疏離感,他們在美國大熔爐並沒有歸屬感。這種經驗事實上存在於大多數巴勒斯坦人的離散客居國家中,即使在台灣的巴勒斯坦人亦不會與其他在台灣的阿拉伯人融合。

新的離散文化

猶太人從巴勒斯坦地區的離散乃是巴比倫人的入侵、羅馬人的占領巴勒斯坦有關。如果巴勒斯坦是遠古猶太人(教徒)離散的根源,那麼現代的以色列則成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離散製造者。巴勒斯坦人被猶太「被放逐者」(the exiles)所放逐,而且「被放逐者」甚且轉換成迫害者,企圖將巴勒斯坦人連根帶拔地去除。這些新的被放逐者在過去五十幾年來已在放逐過程中形成了他們的民族主義;而以色列當局與錫安主義者正積極不擇手段地消除此新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發展。毫無疑問地,如今巴勒斯坦人正無辜地重蹈之前猶太人(教徒)的離散痛苦經驗。

總而言之,客居他國的巴勒斯坦人已建構出一股新的離散文化,他們也正積極地教育新的一代他們的民族歷史。巴勒斯坦人的回歸與建國是否指日可待,完全不得而知,因為中東地區後殖民、新帝國殖民主義的一些問題都尚未解決。解鈴須找繫鈴人。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美國、英國絕對要負責任,巴勒斯坦周邊的阿拉伯國家亦脫離不了責任。而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給以色列之迫害者、巴勒斯坦之出賣自己同胞者,無疑是一大諷刺,這對以巴衝突的解決是無濟於事的。透過西方偏頗的報導,致使大部分人誤認巴勒斯坦人為暴力分子,危害中東和平,以色列人成為受害者(註2)。台灣民眾亦有類似的不正確認知,而同情以色列的暴力。讀了薩依德的書,國人應該對巴勒斯坦問題有更清楚、客觀的認知。

●

■註1:以色列建國之前,在歷史上,猶太人(教徒)與阿拉伯人並無什麼仇恨糾葛。反而是歐洲的基督教徒曾經以暴力對付猶太教徒。15世紀末天主教徒在伊比利半島所進行的Reconquesta運動不僅迫害伊斯蘭信仰者(穆斯林),更是將他們連同猶太教徒驅逐出境,或強迫改宗基督教信仰。猶太教徒也因而流離到歐洲各地。而日耳曼納粹的屠殺猶太教徒,亦與基督教信仰者有關。

■註2:台北電影節曾放映一部以色列影片《The Bubble》(中文譯為《泡泡公寓四人行》)鮮為一般人注意到,因為它被當做是同志電影看待。而事實上,這部電影試圖突顯出以色列境內巴勒斯坦人受到以色列政府歧視,軍事暴力對待的無奈與無助。無辜、無助的巴勒斯坦人被迫只能以自殺炸彈殉難方式對抗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