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探尋石像、鳥人奧秘----南美洲智利復活島

2008/11/19 06:00

島上原住民所使用的象形文字。

撰文˙攝影/李啟端

奧蘭果村的石板岩屋,曾是戰爭時土著的避難所。

復活島是一個充滿了神話與傳說的神秘島嶼,它孤立在南太平洋中,與外界完全隔絕。直到西元1967年第一班飛機降落之前,復活島與外界的聯絡,就只依賴每年一班到島上載運羊毛的貨輪,送來一些生活必需品。然而復活島至今仍以島上布滿巨大的史前石像而聞名於世,還有那神話般的鳥人祭,也深深吸引著各地探險家前來一探究竟。

復活島以巨石像而聞名於世,這排立於海邊共15座的石像群,挺直整齊的模樣頗為壯觀。

汪洋中的遺世孤島

島上最大的火山口湖Rano Kau。

這個面積僅180平方公里、略呈三角形的孤島,是180萬年前火山爆發後的熔岩產物,如今島上仍有3座火山口,分坐在島的三個角點上。在未被發現以前,當地土著稱此島為Rapa Nui,意即「大島」,因位置偏遠,幾世紀以來可說與世隔絕。

位在奧蘭果懸崖上的鳥人岩雕。

西元1722年荷蘭艦隊無意間發現這座島,當日正好是復活節,艦隊司令Rogge Ween將其命名為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簡稱「復活島」。當時島上有1萬多人,四處立著石像,仿如童話世界的石人島。智利政府於1888年接收此島後,將大部分土地租給英國羊毛公司飼羊群,至1954年才收回交給海軍行政部門管理。載羊毛的貨輪當時停靠在島北岸唯一的港口阿那卡那灣(Anakena Bay),在距今約1400年前復活島的第一任國王Hutu就是在這裡登陸的。灣口上除了有一排7座石像外,還獨立著一座Hutu王像,也是島上第一座石像。

眾巨石像守護居民

約600多座的石像稱為莫依(Moai),是復活島民的保護神,據說其靈力來自雙眼,須以珊瑚和玄武岩鑲上後才有靈力。10至15世紀是島上的石雕文化期,據說不論國王、族長或家長去世,就會在稱為阿胡(Ahu)的家族墓台上立一座他的石像,代表慎終追遠,也有庇祐後代子孫之意。Moai幾乎全為男性,高約4到8公尺,最高的一座曾達10公尺、重50噸,現已傾毀。

石像大小其實與身分地位無關,區別在名為Pukao的髻冠上,若石像頭上有圓柱狀Pukao,其身分非國王就是族長。Moai石材採質軟的黃色火山凝灰岩,Pukao則取自火山口的紅色凝灰岩,這些石像大多是在RanoRaraku火山南坡的採石場,以黑曜石材質的石刀所刻製而成,每尊至少得花上一年時間,由30個人合力完成。

雖然各部族的造像不盡相同,但長方臉、長鼻、長耳,有身軀沒有腿是共有的特徵。現今位於阿胡的完整石像約有70座,多數背海面向家園而立,除了阿卡的7座是面向大海;在採石場東邊的Tongariki海濱則有一排有15座之多的石像群,遠看像在行閱兵大典,非常壯觀;入口處還有座9公尺高獨立的石像,是唯一出過國、曾被空運去日本展示過的Moai。

歷史回顧 曾受戰爭疾病折磨

翻開復活島的歷史,據說西元1680年時,島上因資源短缺,各部族為求生存發生內戰,相互廝殺並刻意推倒對方的守護神,讓石像眼睛朝下無法發揮靈力,之後外來入侵者又破壞石像,因此18世紀末西班牙與英法探險隊登島時,只見石像四處傾倒、滿目瘡痍。目前的石像,大都是1941到1970年間重新復原。

更悲慘的是1862年,有一小艦隊的秘魯奴隸販子登上島,帶走島上1/3居民約1000人,賣到祕魯的鳥糞島當奴隸,其中還包含最後一任國王。短短一年裡,這些人都染上傳染病而死,僅15人逃回來,卻帶回天花、痲瘋等疾病,把剩餘島民也害慘了!一夜之間,這裡變成恐怖的死亡島,人人爭相造獨木舟逃離,最後連造舟的樹木也遭砍伐殆盡。

1864年一個天主教團體到島上展開救援,成立醫院及痲瘋病院,將所剩不到200人集中到現在的首府Hanga Roa,荒島才有一線生機。1914到1960年間來自世界各國的探險、考古學家陸續登島進行研究工作,1967年一位熱愛Moai的美國人威廉花費3年整頓這片荒土,將傾倒的石像一一立起,1978年威廉去世後,如其所願地葬在石人的故鄉復活島的Tahai區。

島內探索 火山口湖&石板屋

Tahai區除了威廉的墓,還有3座石像祭台,島上最大的火山口湖Rano Kau也在此區,湖深300公尺,裡面長滿翠綠的水草,當年島民就是將湖壁上的紅色石灰岩切割下來,做為石像的帽子。

火山口附近便是有名的奧蘭果村(Orongo),53座保存下來的岩穴就位在險峻的奧蘭果懸崖上。這些用石板疊砌的半地下室岩屋,看似嚴密牢靠的堡壘,石屋沒有窗戶,卻有4個十分窄小隱蔽的入口,必須從地上爬進去,內部還有地道互通以便逃生。屋頂則用木頭固定,再種上茅草或蘆葦,遠看如小山坡,很難被發現,戰亂時土著曾紛紛躲避到這些石穴中。

在島的北岸Vaihu海濱有一處圓形祭祀場,是以前用來晾乾王族、貴族木乃伊的地方。除去內臟的屍身包裹如嬰兒狀,放在這裡曬約一個月,待屍身全乾,再將白骨放進海水中洗淨入甕。

由RanoRaraku火山南邊的採石場攀登翻到山北,腳下就會出現另一座多彩的火山口湖,再繼續往北走就可以看到當地人稱Pito的肚臍石,那是一塊又圓又光滑的大磁石,人們圍坐著搶著把手放上去,聽說能聚收能源呢!

奇風異俗 奧蘭果村鳥人祭

17世紀時復活島上住著9個不同部族的土人,傳說島上的奧蘭果村中有人在離島約2公里的一座無人島上,發現了聖鳥馬奴塔拉(Manu Tara)的蛋,因此有了鳥人祭。

這裡每年春天會舉行一次鳥人祭,各族各派一位智勇雙全又擅長游泳、攀岩的青年參賽,他們必須爬下峭壁斷崖、游過2公里的驚險海域到Manu Tara藏身的莫托島(Moto Nui),找尋Manu Tara在春天所下的第一顆蛋,將蛋用布條綁在額頭上以防摔破,再游回復活島、攀上奧蘭果懸崖。最先將蛋帶回的人會被稱為「鳥人」,少女把他當英雄崇拜,因為他會帶給族人好運,而且其族長將可統治復活島一整年。

鳥人祭盛行於17到19世紀的戰爭期間,這也意味著當時島民渴望能長著翅膀,逃離受困島上的命運,因而產生了奇異的鳥人祭文化。當時留下的痕跡-鳥頭人身的圖騰,至今在島上仍隨處可見,像機場內的雕塑、旅店的柱子、餐廳的牆上等,尤其在奧蘭果村石板岩屋四周的崖壁上,刻繪鳥人的岩畫有150處之多。鳥人信仰一直延續到20世紀才消失,如今的復活島已升為智利第5省,教堂是村民每週一次的聚會所,有趣的是教堂裡的聖母像,竟然雕得像Moai般方臉大耳,旁邊的天使就像鳥人一樣!

旅遊資訊

◆航班:可由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搭乘智利航空,一星期去回各2班,航程5個小時,或由大溪地直飛需6小時。

◆簽證:除了智利簽證(台灣無智利領事館需送日本簽),如在美國洛杉磯轉機須有美簽;如由大溪地轉需法屬殖民地簽證。

◆時差:比台灣慢14小時;慢智利2小時。

◆語言:官方用西班牙語。

◆貨幣:使用智利披索(Peso)或美元;1美元約兌629智利披索。

◆當地交通:島上沒有火車、公共汽車,只有旅館專用的中巴或計程車,近年來許多民宿提供摩托車出租,當地居民多步行或騎馬。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