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祕花園】〈愛呀不簡單〉用錯心理學技巧 把妹變災難

2022/01/24 05:30

圖/棉花糖

文/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

心理學有許多製造好感的互動小技巧,我們在網路上不難找到各種號稱心理學的互動或把妹技巧。要知道「心理學」在人際互動或愛情文章的吸睛程度極高,只要在標題冠上「心理學」三個字,就容易讓大家信以為真。但這些心理學把妹技巧,真有這麼神嗎?

網路上有些把妹文章主要是吸引你點擊,有些則是作者對心理學未必非常瞭解,可能只是看過一、兩本書或從網路東抄西抄而來。這些打著心理學旗號的文章,有的是內容錯誤,例如「溝通黃金比例7:38:55」,我在《一開口撩人又聊心》書中就提過,是一種以訛傳訛的錯誤知識。有的網路文章則是不夠精確,只講了一半或沒提到關鍵。今天就舉兩個網路常見的心理學互動技巧當例子,來告訴大家到底該如何使用,才會有良好效果。

迷思1/變色龍效應NG 學人精不如多微笑

網路常看到的介紹,通常是「當你和別人說話時,透過模仿對方的身體語言、姿勢或臉部表情,來快速提升好感。」

變色龍效應的確是真實存在的實驗和理論,雖然結果的確有幫助,但其實差異不大。也就是說,你有沒有刻意模仿約會對象的小動作,其實沒很大的差別。以我的實戰經驗來說,若想在約會或聊天中吸引對方,加強自己表達時的肢體語言,會比模仿對方的肢體語言,更有效果。例如分享時展現自信姿勢、輔助手勢、自在微笑表情。

若你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不想放過任何能提升好感的機會,那還是可以模仿對方的動作。但請注意要愈自然愈好,千萬不要對方一有甚麼動作,你就急著模仿,這反而會讓對方覺得很怪異,甚至認為你在鬧她。尤其對方做的動作如果很特別、很明顯,例如歪頭、吐舌頭、撥頭髮或抓頭、手指習慣放在下巴或臉頰,你的模仿會顯得既突兀又刻意。

迷思2/曝光效應NG 猛刷存在感讓人反感

網路常見的解釋為:「因為人們比較喜歡熟悉的事物,所以儘量在對方面前出現、曝光,能提升親和力與好感。」曝光效應也同樣有著實驗背書,但並非不斷「刷存在感」就會產生好效果。如果你有看《當男人戀愛時》這部恐怖情人教材的電影(是的,我沒說錯),一開始男主角不斷在女主角身邊堵她、跟蹤、站崗,就可以算是一種「曝光效應」的應用。效果如何呢?女主角其實是更討厭他的(當然後來因為劇情需要和轉折,女生轉而對男主有好感,但這實在跟曝光效應無關)。

為何電影中刷存在感無效?因為關鍵在於曝光效應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對方對你的初始印象,必須是中性或正向,後續你不斷曝光、增加熟悉感,才會讓對方有好感或想親近。反之,如果一開始對方就不怎麼喜歡你,或對你毫無感覺,這時你還不斷「刷存在感」,只會讓對方更厭煩、有壓力。

即使一開始對方對你有好印象,也不能亂刷存在感,例如每天傳一句早安、一直傳Youtube連結或是各種尬聊。你後續與對方的接觸,也得給人家正向或中性的印象才行!所以,熟悉感的確會拉近關係,但製造熟悉的重點是「良好的互動」,而非「單純刷存在感」!

以上兩個「心理學互動技巧」可以當成加分題使用,但務必是在你提升了互動技能,能跟對方聊得來之後,再「錦上添花」使用。絕對別以為單靠這兩招就能吸引對方、逆轉戰局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