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遊聯盟】〈單騎樂遊四方〉環日月潭,騎上阿里山看日出

2021/11/09 05:30

寧靜平和,脫俗舒適,日月潭的美值得住上一晚細細品味。

〈旅人絮語〉

規劃4天的假期,騎著單車,扎扎實實完整地環日月潭一圈,近距離欣賞綺麗的湖光山色,然後再翻山越嶺,騎上塔塔加、阿里山,凌晨5點,搭小火車去迎接阿里山的第一道曙光。這樣的單車之旅,不是浪漫,是非常浪漫,絕對浪漫!

撰文‧攝影/葉華

清麗脫俗,日月潭的晨曦像極了潑墨畫。

〈第一天〉日月潭伊達邵集合出發

近午時分,各路英雄好漢齊聚日月潭伊達邵報到,午膳後興奮出發。第一站是土仔亭,走大約600公尺的步道就抵達土仔亭燈塔,登臨展望樓,可眺望日月潭南、北、西三面的遠山近水。繼續蜿蜒爬升,很快就騎到日潭與月潭的交界之處,也就是玄光寺與玄光碼頭,此處一般遊客只記得阿婆茶葉蛋,慈恩塔和青龍山步道可以不去,茶葉蛋卻不可不吃,把握時間拍完美照繼續前行。

今年雨水較多,日月潭九蛙頭幾乎要淹沒了。

穿過明潭隧道不久,絕美的清水模建築──向山遊客中心已聳立眼前,因為時間允許,在騎向山遊客中心到水社停車場,所謂「世界10大最美自行車道」、「精華中的精華」這一段,我們刻意繞進懸臂式天空景觀台去拍照。接下來,永結同心橋、落羽松(12月、1月最火紅)、水社壩、文武廟和水蛙頭步道,車友都驚呼連連,一再停車拍照。大半天環湖騎行約32公里,夜宿伊達邵。

向山附近的懸臂式天空景觀台,是拍網美照的好地方。

〈第二天〉騎上潭南路日月潭觀景點

先爬陡坡,氣喘吁吁騎上潭南路日月潭觀景點,居高臨下,回望腳下的日月潭,「縮小版」別有一番雅致風情。老天爺很公平,爬多少上坡,很快就會還你,從潭南到地利一路下滑,滑得很開心!不過,事前領隊一再提醒:上坡騎快是英雄,下坡騎快是狗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單車事故,都是發生在下坡路段,千萬不能開玩笑!

環日月潭一圈,大約30幾公里需要一點體力。

到達地利村,當然要去拜訪一下有60多年歷史的地利天主堂,綠茵草皮,紅色磚牆,加上雙十字的造型,既清幽又別致。一路前行,沿途會經過921後重建的美麗校園──郡坑國小、新中橫景觀公路、信義鄉農會酒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道路兩旁結實纍纍的葡萄園,以及陳有蘭溪畔的美麗風光。今天騎行約60公里,夜宿草坪頭。

提到草坪頭,肯定會讓人聯想到,每年春節前後,當地櫻花、李花、梅花全面盛開,遊覽車塞爆的新聞畫面,既然千辛萬苦騎到此處,當然要去朝聖一下,尤其是「阿水伯李子王」。

台灣第二大神木──鹿林神木,已經2700多歲了。

〈第三天〉上達海拔2620公尺塔塔加

最硬的一天,沿著新中橫景觀公路一路上坡,要爬升約1500公尺,目標是此行的最高點、海拔2620公尺的塔塔加。中途我們會在玉山觀峰點和夫妻樹補給休息。玉山觀峰點可清楚看到最右邊、尖尖的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主峰(高3952公尺),以及玉山北峰、玉山北北峰,如果這樣還覺得不過癮,沒關係,騎到台21線137.5公里處,還可再拍一張「頭頂(著)玉山」的珍貴照片。夫妻樹,原本是兩棵相依偎的巨大紅檜,因為森林火災目前是「夫倒妻存」。塔塔加海拔高,氣溫容易驟降,午飯過後,不知不覺大家都換穿了厚外套,接下來,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先拜訪2700多歲,台灣第二大神木鹿林神木,再享受20幾公里一路下滑的快感,最後抵達阿里山住宿點。

夫妻樹因為雷擊森林火災,目前是「夫倒妻存」。

除了走訪阿里山神木群、冬天賞櫻,別忘了還有搭小火車看日出這一選項!4點半左右起床,搭上5點阿里山站的首發車,5點50分左右看到東方冉冉升起的絢爛日出,再疲憊再睡眠不足,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搭阿里山小火車去看日出,全新體驗多一份新鮮和感動。

〈第四天〉從阿里山騎到嘉義中埔

這段路約66公里,下坡居多,會經過十字路火車站、隙頂觀景台、龍隱寺,還有觸口的愛情大草原,中午在中埔享受豐盛的甕缸雞大餐,為4天的緊湊行程畫下圓滿的句點。

在玉山觀峰點遠眺台灣第一高峰,深感自己的渺小。

〈單車人物誌〉「魯肉腳」彭瑞蓮,騎觀音山如走廚房

對於綽號叫「魯肉腳」(台語)的人,千萬不要小看,因為這可能是「扮豬吃老虎」的謙稱,也可能是「昔日吳下阿蒙」的過去式。

有一位綽號叫「魯肉腳」的女車友彭瑞蓮,今年已經騎觀音山110趟,她把上班前晨騎觀音山,當成是生活日常,明年的目標是「111趟觀音山」。觀音山有不少陡坡,她卻騎觀音山如走自家廚房。她的彪炳戰功當然不止於此,環島、武嶺、高山環島、一日100K、200K經典挑戰賽……甚至最夯、最艱難的「剖地瓜」(台灣脊梁山脈雙塔)都騎過兩次,這種超級無敵勇腳,怎麼會叫「魯肉腳」呢?

彭瑞蓮說:「97年第一次參加單車環島,當時的我是邊騎邊哭完成的,『魯肉腳』是自己給自己的嘲諷,因為每次參加活動我一定騎最後面,看到我到了,就是全員到齊了,很多活動只要聽到有魯肉腳參加,很多人都樂於參加,魯肉腳可以給別人信心,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她不吝分享騎車的收穫:「除了身體健康,心情變開朗,更年期不適的症狀,竟然全消失不見了。」

除了經常騎車,她還每天「日行萬步」,好處是「很少用到健保卡」。她說,有了目標,還要有行動力,如果能夠找到同好,一起督促、執行更好!

車友彭瑞蓮把晨騎觀音山,當成生活日常。

〈單車小常識〉冬天騎車如何穿搭?

Q:穿太厚,笨重又行動不便,騎兩三下就滿身大汗;穿太薄,剛出發或休息時會感覺寒冷,冬天騎車,究竟要怎麼穿衣比較好?

A:單車教練可能會告訴你:洋蔥式穿法。換言之,就是分成內、中、外3層,一層一層地增減,同時,掌握「內排汗、中保暖、外防風」3個基本原則。「內排汗」是指最底層儘量套上輕薄、具排汗功能的運動衫打底;接著再穿上具保暖效果的長袖車衣,此即所謂「中保暖」;「外防風」則是最後再套上具有擋風效果的風衣外套來禦寒,如此一來,層層堆疊,層層保暖,穿脫容易又方便。

絕大多數教練可能不會告訴你的是:1.儘量不要穿厚毛衣或羽絨衣,過熱渾身是汗,脫下來冷風一吹反而可能感冒。2.每個人對冷熱的感應不一,洋蔥式穿法不一定要3層,可省內層,最外層風衣亦可備而不用。3.冬天保暖的方式還很多,譬如穿長車褲,戴長指手套、魔術頭巾等,甚至是帶暖暖包、裝溫熱開水等。4.上高山或連續長下坡時,會感覺加倍地冷,禦寒風衣此時特別重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