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遊聯盟】愛戀海洋,寓教於樂

2021/09/28 05:30

〈旅人絮語〉

台灣四面環海,照理來說,島上的人應該和海洋很親近,但常令外國朋友跌破眼鏡的是台灣不少人不會游泳、不了解海洋、覺得大海很危險……。或許是戒嚴的歷史背景,海岸不是軍事管制區就是禁止游泳,總讓人敬而遠之,如果想翻轉這樣的想法,不妨走一趟本文介紹的景點,多認識這片占地球7成以上面積的海洋,了解海洋及海中動物的奧妙,說不定會進而愛上它們、保護它們。

撰文‧攝影/高依汾

潮境公園裡有一座潮境海洋中心。

【基隆】認識大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位於基隆八斗子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聽起來好像有點遙遠,但若從台鐵深澳線的海科館站下車,走路只需5分鐘即可抵達,主要園區位於八斗子漁港、八斗子公園與長潭里漁港之間,一共分為主題館、海洋劇場、探索館等幾棟不同的建築,另外在旁邊的潮境公園裡,還有一座不定時開放的小型水族館──海洋中心。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園區位於漁港旁邊。

海科館所在地理位置相當特殊,原本八斗子是一座小島,與台灣之間曾有條狹長的海溝──「碧水巷」相隔,日治時期填海造陸,興建了全亞洲最新式的火力發電廠。隨著時代進步,很多電廠已不再使用,在倫敦,英國人把廢棄發電廠改裝為「泰德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台灣也不落人後,將舊發電廠變身海洋科技博物館,如今東側入口的「遺址廣場」上,仍保留火力發電廠的兩座發電機基座,西南側的中央活動廣場則命名為「碧水巷廣場」,以紀念消失的海溝以及曾為發電廠的歷史。館內還有由發電廠的鍋爐室轉變而來的「深海展示廳」與「深海影像廳」,以及「海洋環境廳」、「海洋文化廳」、「海洋科學廳」等可以深度了解海洋的展覽空間,若時間充許,也別錯過隔壁的「海洋劇場」,巨型螢幕加上IMAX 3D效果,藉由影像身歷其境地了解海洋裡所發生的故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內的地球顯示海洋的占比與重要性。

台灣面積雖小,但東部有黑潮(Kuroshio Current)主流通過、西部有黑潮支流通過,所謂黑潮是一股由熱帶地區帶往北方移動的洋流,由於其中所含雜質和營養鹽少,陽光反射也比較少,看起來顏色比周邊海水深,因此得名。溫暖的黑潮彷彿一條高速公路,可以讓洄游性魚類快速移動,也能吸引來覓食的魚類,所以台灣小歸小,卻擁有全世界1/10的海洋物種,大家可能不知道有超過百種魚類是以台灣來命名的,如:「福爾摩沙夢鮟鱇」(Oneirodes formosanus)、「台灣狗母魚」(Synodus taiwanensis)等,這些都顯示出台灣魚類的多樣性,也讓台灣有成為海洋大國的能力!參觀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絕對會更愛台灣以及環繞台灣周遭的美麗海洋。

Xpark的虛實互動區利用科技與海洋玩耍。

【桃園】探索海洋動物 Xpark

認識完大海,如果想認識一下海洋裡的動物,不妨來到桃園的Xpark。去年中甫開幕即廣受遊客歡迎,Xpark以先端科技來控制溫度、溼度、氣味、聲音,突破位於大樓內的空間限制,帶給參觀遊客們不一樣的體驗。內部動線採單向不回頭的方式,遊客由2樓查票入場後,先上3樓、再下2樓及1樓,牆上投影出的移動魚群,即為提示動線的指標。

Xpark中巨型魚缸中有成千上萬隻的銀鱗鯧。

Xpark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超大水族箱,可以從2樓及3樓同時欣賞成千上萬隻閃閃發亮的銀鱗鯧,其中有少數幾尾雙髻鯊和拖著長尾、俗稱「魔鬼魚」的魟魚,總成為人們目光追逐的對象。

Xpark的「癒見水母」區彷彿萬花筒。

「癒見水母」區也廣受遊客歡迎,造型魚缸配上萬花筒般的燈光與投影效果,再加入量身設計的音樂(記得打開耳朵聽聽看喔!),看著眼前一伸一縮的凝膠狀浮游生物,展現出超凡脫俗的美麗身姿,果然十分有療癒效果。

在Xcafe可與企鵝共進午餐。

來到「企鵝奇遇」區,一天有2~3次機會,可以看見來自南極的國王企鵝與南美洲的麥哲倫企鵝搶魚吃的逗趣畫面!飼育員被國王企鵝包圍,嬌小的麥哲倫企鵝只能站在外圍,飼育員在餵完國王企鵝後,就會丟幾隻魚,給那些擠不進來的小企鵝,一旁的記錄員也會確保每隻企鵝都有被照顧到。

Xpark館內像在跳彩帶舞的馬來沙水母。

走道兩旁的企鵝區其實是連通的,祕密管道就在水下的黑洞裡,只要企鵝往下鑽,即可通往對岸,而下方正是用餐區Xcafe,來這裡用餐能欣賞企鵝在面前優游的身姿。據說第一個勇敢踏上冒險之旅的是隻麥哲倫企鵝,正如牠的品種名稱一樣,充滿探險家的精神!

面對海洋,我們是否思考過何謂對環境友善的捕魚方式?

【花蓮】食魚教育 洄遊吧

花蓮面對著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175公里的海岸線亦是全台最長的縣市,得天獨厚的環境非常適合認識海洋文化,熱愛大海的返鄉青年選擇在七星潭創立推廣海洋與漁業知識的「洄遊吧」,藉由食魚教育讓造訪的消費者正視自己的「盤中飧」,並思考這些從小吃到大的海鮮,有什麼問題與隱憂。

海面上整串浮筒的下方就是「定置漁網」。

有鑑於台灣的「海鮮文化」遠遠超過「海洋文化」,「洄遊吧」從捕魚的方式開始解說,怎麼樣的捕魚方式才算對環境友善,其中以漁竿來釣魚與定置漁網都屬於比較理想的方式。平時經過蘇花公路時,常會在海上看到整串的浮筒,原來就是所謂的「定置漁網」,浮球下方即為如迷宮般的漁網,這些放在魚道上的魚網設置充份展現漁人智慧,魚兒隨著海流進進出出,有些就會不小心誤入陷阱,屬於被動捕撈,比較不會對海洋資源造成威脅。

洄遊吧透過定置漁網的模型解說捕魚方式。

在從產地到餐桌的DIY活動當中,遊客也能學會該吃什麼魚、怎麼吃魚,由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所出版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中,就有將海鮮分為「建議食用」的綠燈、「斟酌食用」的黃燈、「避免食用」的紅燈,所以當我們在購買時應該優先選購綠燈魚種,黃燈偶爾吃,拒絕紅燈的水產品,主要挑選原則為:在地海鮮〉遠道而來(耗能)、常見種〉稀有種、買食物鏈底層的小型海產〉大型掠食魚(重金屬含量高)、銀白色洄游性魚類〉有色彩的珊瑚礁魚類等,最後再自己親手烹飪出新鮮美味的魚料理,整個活動讓人了解到永續海洋的重要性,也唯有買對魚、吃對魚,我們才能「年年有魚」!

在七星潭用餐,有極短的產地到餐桌距離。

〈旅遊資訊〉

1.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網址:https://www.nmmst.gov.tw/chhtml/

2.Xpark網址:https://www.xpark.com.tw/

3.洄遊吧網址:https://www.fishbar.com.tw/main.php

洄遊吧致力於推廣海洋與漁業知識。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