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書與人】 來自內向宇宙的未來預言 - 伊格言談《零度分離》

小說家伊格言。 (郭潔渝/攝影,伊格言/提供)

專訪◎楊勝博

新作《零度分離》。 (郭潔渝/攝影,伊格言/提供)

未來報導:《零度分離》的外在形式

以報導文學的形式創作小說,是《零度分離》的特色之一。伊格言(1977-)說,好的報導文學是非常精采的。以報導者的身分做為主角的作品,譬如馬奎斯《異鄉客》敘事者也是一名記者,和《零度分離》的主述者一樣都會介入事件,但介入得又沒有那麼深。報導文學本身充滿細節、數據與資料,然而當我們將精力花在某些足以影響結果的關鍵時刻――無論是抒情,曖昧、震撼,或充滿豐富意涵的時刻,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讀者在小說結尾,有著各樣不同的感受。

雖然《零度分離》是虛構的科幻小說,但許多描述都有其根據。在〈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中,腸病毒做為感染中樞神經的病原,進而讓使用虛擬偶像服務的使用者中,出現被病毒感染的症狀。現實中,某些類型的腸病毒確實可以感染中樞神經,也是早已被證實的醫學案例。伊格言說,創作這一篇故事時,COVID-19疫情早已蔓延,肺炎肆虐,產生許多無症狀感染者,讓他有了這篇故事的靈感。

長期而言,伊格言希望寫一系列「探索人類心靈內在」版本的《三體》故事。道德上無法解決的難題,原就是好小說該處理的任務,伊格言說,藝術在人類文明中誕生的功能,一般是為了抒發內心情感:寫情詩表達內在情緒;寫文章表達憤怒感受。然而,除了抒情,藝術更能夠做思想的實驗。如果說哲學是用純粹的理性做思想實驗,以藝術來進行,還能加入情緒,讓思想實驗更貼近真實,因為人類本身就兼具理性與感性。藉由藝術的力量,我們能將思想實驗的影響推到更遠的地方。

真假情感:《零度分離》的內向漂流

伊格言說,電影《寂寞拍賣師》中印象深刻的橋段,是在真相將要揭曉前,騙子慎重地對主角說,如果發生什麼事,你要記得,我確實是愛著你的。就算是騙子,他的愛也會是真實無疑的。伊格言說,實際的愛情不也如此嗎?一位和妻子結縭三十餘年的丈夫,難道他獨處時、和妻子共處時,其言行舉止會完全一致嗎?當我們談論愛情,可以將隱喻極端化,用藝術化的效果,對愛的各種不同形態進一步討論。

藉由虛構的未來科技,將社會環境推向極端化,藉此思索議題進一步的可能,原本就是科幻小說的守備範圍。諸如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各類性別問題,異性戀、同性戀、跨性別等,在能夠替換身體與記憶的科幻小說裡,探索著社會的更多可能。科幻小說因此經常被視為「思想實驗」的絕佳場所,而此特質,在現今這疫情時代,更顯彌足珍貴。作家閻連科曾評論《零度分離》,認為小說裡提及的這些人類的心靈深淵,未來都有可能成為真實,而「我們將會有諸多與深淵不期而遇的時刻」。

於是我們在《零度分離》裡看見,在科幻元素的介入下,母子、父女、情侶、夫妻等常見的倫理關係的困境,被放大至極端,角色也做出了極端的選擇。我們亦看見人與鯨、人與AI、人與類神經生物之間的罕見關係,如何在科幻背景的建構下,成為探索人類關係的重要引線。

在科幻所建構出的極端狀態裡,分辨真實與虛幻,也許不再是重要的事。伊格言說,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他想創造一個關於內向世界的科幻三部曲。他認為,如果將科幻分類,一類是外向的科幻――太空歌劇(Space Opera),一類是內向的科幻――往大腦深處發展。伊格言對於內向世界的探索興致盎然。他說,透過科幻而誕生的夢境製造機,人人都能在腦海中找到自己的新垣結衣,所有人都能在夢境或是虛擬實境中找到快樂。在廣漠宇宙的外向世界裡,外星人還沒有在人類面前現身,或許也只是因為,他們還沉溺在其夢境與幻境中,往自己的內向世界無盡漂流,玩得無比愉悅。

愛的真諦:《零度分離》的多重意涵

〈再說一次我愛你〉該篇最末,和兒子關係極度疏離的Shepresa,失去她說人類語言的能力,用虎鯨的語言對兒子說了一句「我愛你」,卻必須在歷經翻譯後,才能讓兒子接收到這句他也許等了一輩子的話。然而,這句「我愛你」真正的意義又是什麼?

對伊格言來說,「我愛你」的意涵極其豐富,是小孩聽不懂的。在小說裡,這句話還得經過查閱虎鯨辭典才能真正知曉內容,就連大人也未必理解。更重要的是,對兒子來說,媽媽還是人類的時候不說愛我,不是人類的時候又說了愛我,是一件相當令他困惑的事情。如果母親原本不愛小孩,現在愛了,兒子應該感到高興嗎?或者只需要感到困惑?伊格言認為,答案並不需要明說,語言本身就充滿各種歧異,就像米蘭.昆德拉曾說過,好的小說總是在告訴我們,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即使是真心誠意的愛,難道就沒有一絲隱瞞?愛難道只有一種形式?〈再說一次我愛你〉其實也有酷兒的成分,變成半人半鯨的生物之後的愛,我們是否要承認那也是愛呢?愛的形式絕對不只一種,要不要接受那是愛,還是得看彼此是否都能接受。像是〈餘生〉中,失去靈魂伴侶並執著於此的人,認為沒有人比得上他,結果勉強自己接受他人,反而更加不快樂。如此一來,我們能說〈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中的受害者,他們所享受的「虛假的愛」,在他們身陷愛中的那些粉紅泡泡時刻,沒有一絲真實嗎?

或許我們的意識,就如〈霧中燈火〉中的邪教「地球覺知」所說,人其實是「身體」(人的本體)加上「中樞神經」(寄生在人體上的生物)所構成,是真是假並非來自我們自身的判斷。大象會為了另一頭大象的死亡,趕赴象群參加哀悼儀式;鯨魚也可能為了自己死去的孩子,游了上千公里才願意放下。

有趣的是,哀悼或喪禮本身,在演化角度上幾乎是沒有益處的事情,但中樞神經想哀悼,身體就得跟著行動。從此角度來看,也許「地球覺知」的說法未必沒有可能。但如果我們想知道最後的答案……伊格言說,可以期待他構想中內在世界的《三體》故事,《零度分離》也含括其中的「噬夢人宇宙」完成的那一天。

也許一切的答案,都藏在那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