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全球觀測站〉居家防疫膩一起 搞定小怪獸

2021/07/09 05:30

圖/陳佳蕙

文/鄭曉蘭

台灣自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感染之後全面停課,一時之間哀鴻遍野,許多被迫與孩子居家防疫的家長哀嚎「要煮飯還要帶小孩,根本忙不過來」、「孩子三不五時跑來邀玩,無法專心工作」、「整天大眼瞪小眼,真的變不出新把戲娛樂孩子了」。

如果是已經上小學的孩子,或許還能寫寫功課、看看書,玩玩遊戲,自己獨處。但是小學以下的幼兒,還不到考慮他人情況的年齡,時時刻刻都需要成人陪伴或關注,讓家長叫苦連天。

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家長承受各種壓力,包括對於染疫、失業或未來前景的憂慮,同時還可能必須負責打點三餐、包辦家事、居家工作還有照顧孩子。面對孩子,以往能夠一笑置之的情境,現在卻立刻理智線斷裂,甚至忍不住動手……事實上,在全球為了防疫宅在家的情況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早已提出警告:「家庭壓力持續上升,被關在家裡的幼兒或許很容易成為暴力受害者或目擊者。」該組織也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共同聲明:「兒童受虐的危險性正與日遽增」。

圖/陳佳蕙

〈Check Point〉掌握小技巧 避免壓力鍋炸開

日本東洋大學的教育學、兒童環境學教授高山靜子,對此提出幾個小技巧,希望幫助家長,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非常時期。

1.規劃出讓孩子「玩到飽」的空間

高山教授建議,可以將家裡某塊空間(例如沙發及其旁邊一角)訂為「居家防疫期間限定的玩到飽空間」,鋪上防撞減震的遊戲軟墊,放置孩子的玩具箱,全家只有這塊空間是「治外法權」,不論孩子玩多瘋、弄得多亂都沒有關係。

2.下功夫挑選玩具

孩子如果是玩特定角色或人物的玩偶或機器人等玩具,玩法十分受限,可能短時間就會玩膩。可以多挑選像是積木或黏土等,讓孩子運用雙手而且玩法自由度高的玩具。因為孩子擁有「渴望成長」的強烈本能,只要面對能讓手指活動更靈活、從中能有什麼新發現的遊戲,就比較容易長時間專心投入。

3.傳授家事訣竅,調教得力小幫手

高山教授指出,孩子其實對於成年人做的家事很有興趣,讓孩子一起幫忙,也能讓他們發洩精力。不論是清掃、洗衣、洗碗或烹飪,起初指導時,請不厭其煩地仔細說明、親身示範,孩子一般也會努力觀察,很積極地想自己動手做做看。只要家長放手,讓孩子實際練習,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能熟練,成為家事的重要戰力。

4.有意識地規劃「運動時間」

就如同狗兒需要每天散步一般,孩子也需要每天活動。如果運動不夠,就會很容易鬧彆扭、用大喊大叫表達情緒,又或完全無法冷靜溝通。前述的「玩到飽」空間,可以讓孩子在沙發上跳舞、上下蹦跳,隨心所欲活動筋骨。這種居家運動,可以參考YouTube針對兒童設計的體操影片(教導孩子做家事,也可以善用YouTube影片),親子共同享受揮灑汗水的時間。

此外,高山教授也提醒,為了避免感染病毒,必須減少外出沒錯,但是只要能避免三密(密集、密接、密閉),還是推薦適時外出散步。不然大人小孩長期關在室內,非常容易累積壓力。帶孩子外出透氣時,請選擇沒有遊具的空曠開放空間,別讓孩子觸碰公共物品,有機會就噴灑酒精,做好消毒工作。幼兒外出,可以考慮讓他們騎乘沒有踏板的平衡滑步車,由於雙手都必須握住把手,減少東摸西摸的機會。

5.家長轉念並穩住自己的心

高山教授建議,在這種非常時期,請放過自己與身邊的人,不要太嚴格。「屋內總是亂糟糟,無法整理乾淨、很多事情無法按照計畫進行都沒有關係,請放過自己吧。」看到屋內亂糟糟,就想成是孩子充分運用了室內空間、腦袋獲得充分的鍛鍊;手足吵架,就想成是從中學習了人際關係。

高山教授也提及:「人在面對壓力時,為了因應壓力會分泌所謂『愛情賀爾蒙』的催產素。在催產素影響下,會自然萌生『希望獲得某人支持』、『希望所愛之人陪在身邊』的情緒。轉念思考,壓力其實也有強化家庭羈絆的作用。」

親子居家防疫的生活固然辛苦,但是今後或許再也沒有機會與孩子這麼近距離地長期相處,請大家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與孩子共同創造出日後回想會覺得懷念的珍貴回憶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