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遊聯盟】指引方向,帶來溫暖─台灣燈塔之美

2021/06/16 05:30

鵝鑾鼻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名。(翁未未攝)

〈旅人絮語〉

燈塔通常位於海岸邊或港口旁,在黑夜中指引船隻找到方向、避免觸礁,它們挺著孤獨的身影,默默付出。台灣從本島到離島,也有許多特色燈塔,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讀者的腳步,一起來認識這些「無名英雄」。

七股沙丘燈塔

品嘗者/Nicolas

黑面琵鷺、鹽山、蚵架與潟湖是國人熟悉的七股旅遊景點,其實開車沿著潟湖南岸的南灣遊憩區續往西行一小段路程後,下車步行穿過一小片海濱叢林,好幾座高大起伏沙丘橫亙在眼前,它就是鮮為人知的絕美頂頭額沙洲。

頂頭額沙洲位處台灣本土極西之地,它雖沒有日本鳥取沙丘和敦煌鳴沙山那麼高、那麼長,但沙丘地形地貌變化多端,上空還飄浮著無數朵奇幻白雲,予人無限的遐想空間。穿過一座座高低起伏沙丘,留下彎曲長串腳印後,在陣陣涼爽海風和沙沙浪濤聲相伴下,抵達最西邊的一道沙丘稜線上,發現層層浪波後方的海面上,前後有兩艘貨輪緩緩北行。

在沙丘稜線上遠望國聖燈塔,更能了解極西燈塔的重要性。

聽濤、欣賞船行的律動感後,順著沙丘稜線南行,發現不遠的一處沙丘上,矗立著一座鋼骨結構的燈塔,它是台灣本島的極西燈塔:國聖燈塔,受惠於它夜晚強烈燈光的導引,讓夜間在七股沙丘近海航行的貨輪,能順利通過這段茫茫海域。

位於台南七股的頂頭額沙洲,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沙漠,穿越沙漠後是蔚藍的大海,這片沙洲緊鄰著台灣最西景點國聖燈塔的海岸,其特殊的沙丘地形樣貌,被稱為「台版薩哈拉沙漠」,壯觀的景色讓人嘖嘖稱奇,沒想到在美食之都的台南,竟然可以看到如此奇特的美景。

位於基隆嶼的「基隆島燈塔」,外觀相當獨特。
(Jasmine攝)

基隆島燈塔

品嘗者/Stardust

基隆嶼與龜山島同為北台灣孤懸海上的小島,它們也剛好都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島嶼,一個位於宜蘭外海,一個位於基隆外海,辨識的方法除了基隆嶼像「鯨魚」、龜山島像「烏龜」之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看自己身在何處,如果是基隆,看到的自然就是基隆嶼;宜蘭的話,那就是龜山島囉!

前往基隆島燈塔,沿途有美麗海景陪伴。
(Jasmine攝)

早年由於軍事管制因素不對外開放,直到2000年龜山島才開放觀光,基隆嶼又再慢了一年,且期間還因颱風侵襲而封島5年,若再加上冬天季風太強關閉的日子,想要造訪這些地方,還真是需要點運氣才行。

.要到基隆島燈塔,需經過長長的階梯步道,考驗旅人的體力。(Jasmine攝)

另一個差異是龜山島的頂端是座碉堡,基隆嶼則是一座燈塔,只是這座燈塔不叫「基隆嶼燈塔」而是被稱為「基隆島燈塔」,島上有條「燈塔步道」,從碼頭爬到頂端一共有1035個階梯,大約要走40分鐘,最高處海拔182公尺,是除了蘭嶼燈塔以外的最高燈塔,採無人管理的太陽能發電,它的外觀是八角造型、配上黑白相間的條紋,不由得令人聯想到「黑白郎君」,是座帶有喜感的燈塔呢!

三貂角燈塔是台灣的「極東燈塔」。

三貂角燈塔

品嘗者/吳美齡

1626~42年間,西班牙人曾統治過北台灣16年,或許是停留時間太短,幾乎沒留下什麼實體遺跡,最有名的是紅毛城的英文名字「Fort San Domingo」,保留住最初由西班牙人所命之名,再來就屬台語發音的「三貂角」,它的英文名「Cape Santiago」,最能嗅出西班牙味!西國人到哪裡都要用「Santiago」(一般中文譯為「聖地牙哥」)來命名,舉凡智利、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古巴、多明尼加、巴拿馬、菲律賓等地統統都有,真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三貂角燈塔附近有歐風味道。

除了有異國風情的名字外,三貂角燈塔還是台灣的「極東燈塔」,台灣本島其實長得有點傾斜,北部向東、南部向西,所以位於東北角的三貂角才有機會成為最東邊的燈塔!燈塔內部設有一處小展覽間,可惜造訪當天沒有對外開放,只能透過後方的玻璃窗窺探。

三貂角燈塔是浪漫攝影之地。

來到三貂角不只有燈塔可以看,還有顆像是超級大足球的民航局雷達站、純白歐式建築、小涼亭,以及各種愛心造型的裝置藝術,適合有婚紗攝影需求的人或是情侶檔來此拍照。

鵝鑾鼻燈塔有滿布槍眼的圍牆與壕溝。(翁未未攝)

鵝鑾鼻燈塔

品嘗者/Kunchou

幾年前因為政治人物的「一日雙塔」自行車挑戰,讓最北邊的富貴角燈塔與最南邊的鵝鑾鼻燈塔再度引人注意,畢竟要在20幾小時內,從北到南騎完520公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騎不動的人可以用偷懶的方式開車過去,白天的鵝鑾鼻燈塔是要收門票的,入場後沿著緩坡向上,經過一片綠油油的草皮即可來到這座像白色城堡般的燈塔,當年因為海難頻傳,在美國與日本的要求下於1883年落成,由於這一帶是原住民的地盤,燈塔除了一般照明功能外,還特別興建了滿布槍眼的圍牆與壕溝,其中兩個角落更設有碉堡,可以駐兵守衛,是極少見的武裝燈塔,不僅如此,園區內的地上有集水坪與蓄水池,可以自給自足水源,就算被包圍也不用怕!

鵝鑾鼻是「台灣八景」之一,風光優美。(翁未未攝)

燈塔周邊自然風光明媚,在日治時期,就被票選為台灣八景之一,二戰後由於燈塔的光力曾是全台之冠,另有「東亞之光」的美名!

鵝鑾鼻燈塔除了白天可以入場,晚上也有開放,而且還免收門票。這裡沒有光害,停好車走進去,就可以立刻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是最輕鬆的賞星地點。

旗後燈塔又叫高雄燈塔。

旗後燈塔

品嘗者/Aka

旗津原本是一座半島,在南端與台灣本島相連接,1967年為了興建高雄港第2港口才把它截開,在與本島一刀兩斷後於1984年完成了過港隧道,再度合體,隧道全長167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海底隧道!

抱著對海底隧道莫名的幻想來到旗津,來了以後才發現,它是海底隧道沒錯,但沒人說它是透明的……所以看不到魚,沒有派大星、沒有章魚哥、也沒有尼莫,就像是座普通的地下道,完全感受不到海的味道。

旗後燈塔的風向儀上有漢字。

既然下海不成,那就上山吧!旗津有座旗後山,高度只有大約50公尺,雖然不高,但與對岸的壽山遙遙相望,共同守護著高雄港第1港口。山上有兩個景點,一個是旗後砲台,另一個是旗後燈塔(或稱高雄燈塔),砲台保護了港口的安全,燈塔則為船隻指引了方向,各司其職。

抬頭看著燈塔時,注意到它的風向儀,上面不是一般常見的公雞或英文字母,而是東、南、西、北4個漢字,相當與眾不同!由於是制高點,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鼓山渡輪站、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市區的高樓大廈,極佳的風景彌補了剛才的小遺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