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 公路之於美國

2021/05/16 05:30

◎王丹

◎王丹

上週談《游牧人生》這部電影,覺得意猶未盡,因為我還想說說這部電影中最突出的意象,也是美國的靈魂所在。那就是公路。

《游牧人生》被認為是電影版的小說《在路上》,或者說,是《在路上》的翻新版本,也是對《在路上》中展現的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美國的致敬與懷舊。所謂「在路上」的「路」,指的就是公路。公路本來就是美國的象徵,也是美國社會的生命線。所有到過美國的人,都會被縱橫全境的公路震撼。不管是在荒漠中平坦到你的視線會模糊不清的那種,還是穿行在不同的城鎮之間只能容納兩車道的那種,還是當飛機降落的時候你的俯視中血液一般在燦爛燈光中流動的那種;公路,就是美國。 而「在路上」,曾經是,也許未來還會是,普通美國人的「美國夢」。這個夢裡,有懷舊,有對自由的嚮往,有對未知事物的好奇,還有無垠的開闊帶給人的審美享受。當然,也許也有無奈,不管你怎麼理解,這樣的公路,無論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還是精神生活的視野,確實是美國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公路代表的是希望。對於電影《游牧人生》中那些開著房車一輩子在路上的游牧族群來說,開往另一個城鎮,代表者可能會有新的工作機會,新的機遇,新的朋友。公路是無邊無際的,綿延向前,而希望就在公路的盡頭,這象徵著希望也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不放棄希望,它就在那裡,你也許看不到,但至少,你會知道一種可能性就在遠方。就像電影中那位組織游牧族群培訓的長者那樣,他的兒子自殺了,這成為他開始游牧人生的原因,但是他認為只要堅持做有意義的事情,早晚有一天他會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兒子。這當然只是幻想,但,有幻想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生活的勇氣,甚至快樂。這就是美國人不可救藥的樂觀精神的由來之一。

中國大陸把電影名字翻譯為《無依之地》,沒有抓住原著的核心。游牧的人不是沒有依靠,他們都有家人,朋友,正常的生活,也許清貧一些,但不是走投無路。他們並非流離失所,公路就是他們實際的家園,也是精神家園。

此外,有人說這是「辱美」的作品,其實不是。這是一部勵志的作品,也是深入理解美國社會的作品。的確,游牧族群的人大部分遇到生計的困難,但是電影呈現給我們的主要信息,不是美國的衰落和經濟的凋敝,而是美國人如何用回到過去的方式來應對現在的挑戰。這是一個有關追求的故事,不是一個末世的描述或者語言。原著是記者Jessica Bruder寫的紀實小說,副標題是「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這裡的surviving的意思很廣泛,不能僅僅用「掙扎」來解釋,因此我寧願保留英文不做翻譯。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書中和電影中展現的,其實不是「美國人需要surviving」,而是「美國人如何surviving」。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不是一部令人絕望的電影,這甚至是一部勵志片。那句著名的台詞:「我不是無家可歸者(homeless),我是無房一族(houseless)」,就是一句十分勵志的話,代表了一種清貧中的驕傲。

美國人喜歡流動的狀態,喜歡探險,喜歡去遠方,傳統的美國人,心中都有一顆騷動的靈魂,這些,都是「美國精神」,至少,是六十年代的美國精神。而公路,或者說在路上,正是這種精神和靈魂的絕配。《游牧人生》獲得美國影評人的共鳴,不是沒有原因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