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家鄉慶典 回憶滿點

2021/04/18 05:30

圖/陳佳蕙

〈慶典也能浪漫〉台中爵士音樂節 樂迷必朝聖

文/小號比利(台中市)

當空軍的爸爸很愛音樂,尤其是藍調爵士。

兒時聽的歌曲不是「小星星」「泥娃娃」「兩隻老虎」,是爸爸那疊珍貴的黑膠唱片。假日午后,一杯茶、一本書,耳中傳來沙啞醉人的樂聲,他坐搖椅、我躺沙發,父女兩人陶醉在無國界的音樂氛圍中。

有一年,台中市長辦了音樂節,「台中爵士音樂節」於焉正名,每年10月中下旬,為期10天不間斷的音樂盛宴,吸引了東西方國內外愛好爵士的樂迷年年朝聖。

好天氣、好心情、好夥伴,當然少不了好美食,每晚都是吃飽、喝足、逛完、聽遍,才心滿意足與老爸搭公車回家,因為聽爵士怎能少了啤酒助興,當然無法開車。

聽完最後一場,我們還依依不捨地坐在草皮上,內心的悸動久久無法平復,想讓這種感動在腦中停留久一點。

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改為線上音樂節,中斷我們父女倆的年年朝聖之旅,今年且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了。

圖/陳佳蕙

〈上下港有名聲〉三重埔大拜拜 不忘本

文/王景新(新北市)

三重每年舊曆四月25、26日,是上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三重埔大拜拜」,普天同慶神農大帝聖誕。

三重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湧入大量中南部鄉親定居。儘管脫離了農村莊稼原鄉,但居民信仰仍維持往昔農庄傳統,視五穀王神農氏為天上的衣食父母,風調雨順仍是工商社會不可或缺,且神農也是藥王大地,可祈求康健無病。國家三級古蹟的先嗇宮,是地方信仰中心。

還記得小時的新曆六月初,巷子裡棚架一片片地搭起:切剁、台語、布菜、上桌,那些多由地方把拔兼任的無名總舖師,還有多著水粉色Polo衫的地方馬麻水腳們,具象化靦腆而骨力的台灣味。紅圓桌、大紅塑膠椅,一張張擺開如薔薇怒放,一道道菜色鼎鑊大火快炒或文火慢燉,庶民吃食的滿漢全席。是夜,地上有款款流動的盛宴,天上有一顆顆明滅如八心八箭鑽石的明星,相互映耀。

光害了三重以及昔日的衛星都市群之後,全城鬧熱的三重大拜拜也限縮至五谷王北街一帶了。那鼎沸人聲的三重大拜拜舊時色香味,在翻飛的腦海仍鮮活如昨,不願說掰掰。

〈豬肉選美大會〉分豬公份 誠趣味

文/小魚媽媽(屏東縣)

每逢農曆11月初六是村廟主神的壽誕,村、鄰長和宮廟委員都要全體動員,忙得不可開交。

約莫個把月前,鄰長就挨家挨戶「抾丁錢」,分攤祭禮等活動費用。以前只按男丁人數計算,少子化影響下,現今則改為「丁口錢」,丁是男的、口代表女眷,也就是依照家裡的人數繳納。前一晚備齊各項供品及數頭神豬酬神,祭典結束後,再由鄰長分給村民「食平安」,俗稱「分豬公份」。

分食平安豬的過程十分有趣,擔任鄰長的外子,凌晨從廟裡載回來,依戶數分配號次寫上紙籤,再逐一通知住戶來家裡抽號碼。這時我也沒閒著,像擺地攤似的,迅速地把豬肉、排骨、豬油和內臟等一一排好、編碼。

「我喜歡這塊油花多,那塊都瘦肉太柴了。」聞聲而來的婆婆媽媽,對著豬肉品頭論足,可比選美大會。她們個個摩拳擦掌,想把屬意的那份抽回去,最後總是有人歡呼、有人歎氣,上演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場面。

時代轉變,抽豬公份也日漸式微,因為室溫存放的神豬衛生堪虞。廟方遂從善如流改發臘肉。充滿人情味的分豬肉儀式,就此走入歷史,令人惋惜。

〈人人躍躍欲試〉佳里擲鼓炮 擲中得獎金

文/ 筆抹莎(高雄市)

每到元宵節,在故鄉台南佳里永昌宮總會舉辦擲鼓炮、乞平安龜的古禮俗。廟方會在廟埕廣場豎起高度約八、九公尺的竹竿,接著把鼓炮懸掛在五公尺高的地方,鼓炮王難度更高一些,掛在七公尺高處。

鼓炮外型像鼓,其內置放一串鞭炮,也有人直稱為「古炮」。廟方大約會準備25到30門鼓炮,讓民眾在元宵佳節利用小手炮擲入鼓炮孔中,只要點燃裡頭的鞭炮,就可以拿鼓炮至廟裡領彩金2600元以及紅彩一條。當然,若是點燃鼓炮王可就是獎金加倍,有6000元之多。

擲鼓炮最主要的用意在於庇佑信眾平安和樂,每年都有許多信徒前來朝聖並一展身手。現場鞭炮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凡。當然還有乞平安龜,分為黃金龜與花生龜。參與擲筊者必須要是子龍廟民眾或是祖籍在子龍里者。乞得平安黃金龜者也要在隔年還願並請歌仔戲演出。這故鄉的民俗慶典正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令人難忘。

〈也算媽祖遶境〉新社九庄媽遊庄 各庄鬥熱鬧

文/王文君(台中市)

我到國小畢業都在台中新社區,也是外婆家生活。在農曆大年初三到初七之間,新社有個維持大約130年的傳統──「有神無廟九庄媽遊庄」活動。

「九庄媽」是我們新社區客家人信仰的象徵,也是新社過年時最大的特色。相傳在180多年前,新社有一名採樟腦的工人在躲雨時,發現一尊被雨淋著的媽祖神像,於是馬上將神像迎回自己的庄頭供奉。因為媽祖很靈驗,後來就由新社的九個庄每年輪流供奉,以抽簽的方式,進駐不同爐主的家,由於不建寺廟祭拜,所以有人說這是最平易近人的媽祖,可說是媽祖遶境活動最早的地區喔。

遶境期間,輪到的庄頭會招待其他八個庄的信徒,因此有「八庄吃一庄」的說法。因為舅舅家是「新社庄」,只要輪到「新社庄」當爐主的那一年,全部親朋好友都會回去舅舅家,吃完豐盛的中餐,表兄弟姐妹就會一起到新社中學旁邊的大廣場,看熱鬧的廟會,有歌仔戲的演出、布袋戲表演,吃著烤玉米、糖葫蘆以及棉花糖……訴說著童年的回憶,感受年節與慶典歡樂的氣息。

〈比過年還重要〉雲林大鬧熱 虔誠祈福

文/林秦(高雄市)

每年農曆的五月十七日是我的故鄉雲林縣水林鄉蘇秦村大拜拜的日子,村人習慣稱之為「大鬧熱」。在外的遊子,過年時不見得會返鄉,但是這一天,一定會排除萬難返鄉,只因這是我們蘇秦村的年度大事。

早在五月十七的前一天,村裡的婦女就會搭上遊覽車到他村的廟宇「掛香」,這是小村的慣例。原本不打扮的農村婦女在掛香的這一天,會穿上漂亮的衣裳,也會薄施脂粉,一切都顯得這麼喜氣洋洋。

而一向靜謐的小村莊,在這一天歌仔戲團、布袋戲班,還有各式各樣的攤販,把廟埕擠得滿滿的。傍晚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把看家本領全部拿出來,就是要準備豐富的菜肴來宴請賓客。

其實這樣的慶典,很多雲林的村莊都有,祈求的是神明降福,讓五穀豐收,人畜平安,大家都能賺大錢。

這是我的故鄉慶典,也是很多雲林鄉村的慶典,村人用最虔誠的心來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