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台灣人在世界角落〉在尼泊爾一夜長大

2021/03/08 05:30

劉以羚在阿克蘭山區待了一年,將自己經歷與聽聞的一切拍攝下來。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劉以羚

在溫煦的日頭自大山間緩緩升起之前,尼泊爾波卡拉(Pokara)阿克蘭山區(Akrang)的民家早已醒來,忙著農活、餵羊。今日,一個9年級的男孩要下山赴考,搭上搖搖晃晃的公車,一路顛簸的山路,讓從小在山上長大的他,依舊嘔吐好幾回。

阿克蘭山區住戶人家。

〈當地實況〉爸爸已經5年沒回家了

小男孩的父親長年在海外工作,流連於沙烏地、卡達、杜拜、巴林等富有的海灣國家之間,薪水只比尼泊爾稍高;母親同時靠著農活與牛奶賺些小錢,獨力照顧孩子長大。「在我的記憶裡,爸爸最久只在我身邊待過9個月。」男孩說,目前他的爸爸已經5年沒回家了,「我很想念他,每次看到別人跟爸爸一起出遊,我心裡就會有點難過。」

這些住在阿克蘭山上的家庭都有大同小異的故事:丈夫長年在海外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寄錢回家,母親則扛下家務、育兒大小事,努力扶養孩子長大。

一名婦女說:「我的先生已經在卡達工作18年了,每幾年才回來一次。即使他們想待在尼泊爾工作,但這裡沒有較佳的薪水,海外則工作機會多,也可以存錢。其實我不希望孩子也走上出國工作的路,但還是要看他們自己的意願。」

這些故事都記錄在微型紀錄片《出走,不再是唯一選擇》(A Reason to Stay)的畫面裡。2017年,剛從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的劉以羚,來到阿克蘭山區待了一年,負責機構事務與教師培訓,同時將自己經歷與聽聞的一切拍攝下來。

《尼泊爾─出走,不再是唯一選擇》劇照。

其實,劉以羚高中畢業時就曾到同個地點服務,「當時我沒有什麼出國機會,想去看看世界長什麼樣子。向爸媽提出這個想法時,以為他們會阻止我,沒想到他們說:『好啊,妳可以去,但資金要自己想辦法。』剛好補習班裡有個家長在黃昏市場開滷味攤,讓我去打工兩個月籌到半額,另外加上一些熱心的阿姨贊助,才順利成行。」

這段在尼泊爾服務的經驗,對劉以羚的生活帶來很多啟發。大學畢業時,劉以羚推甄研究所失利,思考出路時,想起這段經歷,因而萌生再次前往的念頭。只是這次,從短短16天變成了一年。

照亮生命英語小學校園。

〈挑戰開始〉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這趟旅程的挑戰從第一天就開始了。下飛機後,由於班機異動、行李延誤,她蹲在機場的一個小角落,等了24小時,才與另一名機構員工會合,「抵達尼泊爾的第一天,就24小時都沒闔眼,當下真的很想馬上買機票回家。」

這次,身分不再是短期志工,面對的困難也截然不同。「沒有了服務隊的保護傘,沒有了其他人可以跟你說中文,食衣住行都是挑戰。山上沒有很好的建材,我住在教堂旁的鐵皮屋,常常缺水缺電,要自己燒柴煮飯、挑水洗澡。第二週,我就在山上滑倒,鋒利的石頭刺進我的肉,要用針過火再將石頭取出來,又被水蛭咬得血流不止兩天,之後遇到黃蜂螫傷我的腳,痛了三天都不能走路──這些都只是外傷,後來水土不服,飲食習慣不適應,上吐下瀉,咳嗽咳到快變肺炎,眼見台灣帶來的藥品都見底了,才請當地人帶我下山看醫生。」如今想起當初的痛苦,彷彿都是趣事:「為了省水,我常去溪邊洗澡,像當地婦女一樣,用一塊當地的布遮住外身,靠僅有的這塊布完成洗澡穿衣,生存技能大增。」

「這些事情都在第一個月接連發生,完全沒有所謂的『蜜月期』,讓我很快就開始自問當初為何要來。」最打擊她的,是隨著這些挑戰而來的自我懷疑:「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要來貢獻專長,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有用』與『厲害』,一直在生病、受傷。」

另外,在當地生活要學會隨時欣然接受意外發生,「有時國內局勢變化,突然發起罷工,車子不開、學校不能上課,你要下山辦事只能走路──每天都有變動,我根本無法『控制』我的生活,常常感歎『尼泊爾為什麼要一直改變我的計畫?』」

照亮生命英語小學孩童。照亮生命英語小學學生搭校車。

〈扭轉關鍵〉學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生活上的不適與變動頻繁,讓劉以羚身陷低落好一陣子,直到她遇見當地知名公平貿易組織「WSDO」(Women’s Skill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創辦人藍卡麗(Ram Kali Khadka)母子。

「WSDO」是成立自1975年的老牌機構,也是她的服務機構在當地的緊密夥伴,透過手工藝建立婦女自信、提供工作機會。

「藍卡麗母子非常照顧我,我心中很深刻地感受到,他們願意捨己,照顧一個不是那麼熟悉、親近的外人。當他們比我更早愛我、接納我的時候,我才發現,當初的失落是我不願接納我自己──從台灣落榜的表現不佳,到尼泊爾生活的適應不良,我對自己期待太高,無法接受也無法原諒那個表現不佳、適應不良的自己;但我應該接納自己要有適應的時間,需要好好面對自己學習的階段。和這對母子的相處,是扭轉我開始愛上尼泊爾的關鍵。」

這段過程,也讓劉以羚意外感受到父母的愛,「當我初抵山上,遇到一連串意外與受傷時,我的父母雖然擔心,但他們都忍住,從來沒有開口要我回家──後來我才體會到,也許他們知道唯有『捨得』,我才能更勇敢面對往後的挑戰。」

餞別行與全校師生合影。

〈英語教育〉資源缺乏 卻承載熱情

劉以羚服務的「照亮生命英語小學」,位於阿克蘭深山,誕生於2005年,由一名尼泊爾老爺爺與台灣機構共同建成,從最初的10幾名學生,至今已有近200位孩子。每年,都有台灣服務隊來到這裡,與學校師生交流,貢獻一技之長。

在學校,劉以羚除了負責機構事務,還有教師培訓。為了預防跳電,她自行畫海報、手作教具、設計學習單,一切回到最簡單的狀態,「在有限的環境裡,才發現資源多麼值得珍惜,也才發現人類的無限創意由此激發。」

自行製作教具教基礎樂理課程。

提到當地孩子的教育困境,一名山區夥伴苦笑著說:「過去,我們的學生早上說『Good morning』、中午說『Good morning』、下午說『Good morning』,你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些可愛的模樣背後,代表著教育資源的極度缺乏。然而,「照亮生命英語小學」的許多老師依舊願意留在這個缺水缺電的偏遠山區,傳承下一代的教育。

這間學校,不只幫助了許多台灣青年一夜長大,也乘載著尼泊爾學生未來的希望。

培訓在地教師認識基礎樂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