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台灣人在世界角落〉記錄緬甸 看見採訪意義

2021/01/20 05:30

在緬甸瓦城進行專訪的劉忠恩。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劉忠恩

每天早上出外訪談、下午寫稿,偶有突發狀況時支援採訪──這是一般媒體記者的日常,只是在劉忠恩的生活裡,偶爾會多出一點插曲:「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食物中毒,還有這裡產電不足、很常停電,最怕碰到酷熱的夏天。」

2018年開始在緬甸仰光當記者,其實不是劉忠恩計畫中的路徑。最初,他只是個在香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輔修新聞的學生,因參與一項實習計畫被分配到緬甸,在《緬甸時報》(Myanmar Times)待了一個月,「那是我第一次到緬甸,從此就深受當地吸引,一直想再回去。」起初只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選擇,最後變成了有意識的心之所向;該年底,他就回到同個崗位,正式成為長駐仰光的記者。

布滿執政黨旗幟的仰光街頭。2020年底,緬甸迎來第二次大選,仰光街上充滿選舉看板。

緬甸不是台灣人職涯的熱門選擇之地,但回顧劉忠恩的過往,不受主流趨勢影響的個性,其實也有跡可循:「我高中畢業時就不太想待在台灣,不是覺得台灣有多不好,而是想跳脫這裡的教育模式。從小到大,我所接收到的價值觀是只要成績優秀,就等於其他方面也都一樣優秀,或是可以置之不理;雖然我在這樣的環境裡表現得很好,但很想找到不一樣的學習方式。」當時他發現香港的環境容易與國際接軌,而其中的香港大學不僅在國際上具競爭力,也提供獎學金,便從此踏出台灣,「現在回想,如果我沒有去香港,今天大概也不會跑來緬甸。」

即使翁山蘇姬近年爭議不斷,依舊是緬甸國內最受擁戴的領袖。販售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紀念衫的小販。

〈難忘採訪經驗〉國內流離失所者 體會人性絕望

說起最深刻的採訪經驗,劉忠恩提到緬甸的「國內流離失所者」(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簡稱IDP)──這是一個專有名詞,意指因戰亂、天災、政治等因素,被迫逃離家園但仍在母國境內的人;由於並未進入他國,並不屬於「難民」。瑞士的「國內流離失所者監測中心」(IDMC)數據指出,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5080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而緬甸境內共有45萬7000多人。

在緬甸,許多衝突不斷的邊境如中緬邊境克欽邦(Kachin)、泰緬邊境克倫族(Karen)所在的克倫邦(Kayin)、緬孟邊境的若開邦(Rakhine)、緬甸東部撣邦(Shan)⋯⋯皆可見因動亂四處遷徙的人民聚落,都屬於「國內流離失所者」;不過,「國內流離失所者」並不僅限於少數民族,在幾場規模駭人的風災後,許多緬族人也是這個群體的一員。

在仰光邊陲地區,許多國內流離失所者形成固定聚落。

「去年5、6月,我到仰光市區邊陲採訪『國內流離失所者』,說是邊陲地區,其實也沒有多邊陲,從市中心坐一小時的車即可抵達,但眼前已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臨時搭建、簡陋疏落的木板屋,漸漸形成了一個聚落,這裡多是2018年颶風以來,就從伊洛瓦底省遷徙而來的緬族人,至今依舊沒有身分證明文件,在都市的邊角撐著一口氣生活著。「他們的身分文件大多被颶風吹走或在長途跋涉中遺失,但緬甸的身分證明非常難取得,重新申請的程序繁複,例如一定要回到出生地,或以其他證明文件去證明自己的身分,對家園早已破落的他們而言幾乎是天方夜譚。」雖無身分,他們依舊多少能在城市的空隙間找到生存方式,賣街邊小吃、撿垃圾……但疫情爆發後,接連的封城措施,讓許多人頓失收入,也沒有身分證明可以申請補助,「許多人身陷絕境,甚至只能吃老鼠與蛇果腹。」

仰光南岸的貧民區小孩。

〈台灣借鏡〉緬甸不遙遠 值得關注

僅離自身生活的市中心車程一小時,眼前景象卻截然不同,帶給劉忠恩極大的震撼。

「政府不但不想解決這些問題,還因為有礙市容而想驅離這些人民。」在這樣的現實衝擊下,卻出現了更教他動容的情節:「其中有些婦女開始透過非營利組織組成小團體,開始製作布口罩,除了販售為生,還主動將部分口罩捐給政府單位,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即使政府想趕走這些人,他們卻依舊願意回饋社會。」劉忠恩說,在緬甸很容易看到這樣的故事,也讓他每次都會不斷醒悟自身資源相對較充裕的處境,以及因此應負的更大責任與義務。

2020年3、4月,緬甸出現第一波新冠疫情,患者人數一直維持在300人左右,直到8月底才突然爆發群聚感染,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達13萬人左右。去年12月,劉忠恩暫時回台,依舊密切關注緬甸,他形容緬甸是「和台灣很有淵源,但多數台灣人都不熟悉」的國家:「從以前歷史因素留下來的緬甸華僑,到現在是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大宗國,緬甸其實很值得台灣人好好認識。」當時緬甸甫結束全國大選,同時多處戰火,他見證大選過程,以英文與中文寫執政領袖的變調與爭議、寫戰亂地區的少數民族被取消投票權、寫失望的社運組織與年輕一代,想傳遞的不外乎是人民對民主與和平的追求──這個國家不該只被記者重視,也同樣值得台灣了解、借鏡。

身為一個記者,即使無法身在現場,依舊可以透過雙眼關注需要之地,向世界發聲。

正在縫製口罩的兩位國內流離失所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