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 我的2020年書單

2020/12/23 05:30

◎王丹

◎王丹

依照每年的慣例,在2020年底,盤點一下自己本年讀過的書,挑選其中一些,分享給讀者朋友,也算是對於讀者對我的長期支持的一點小小回報吧。

2020年因為減少了很多外出的活動,按理說應當有時間讀更多的書,但當我回顧閱讀書單的時候,沮喪地發現,居然只讀了三十二本書,還不如忙忙碌碌的2019年。究其原因,大概是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網路閱讀上,這是我必須在明年努力糾正的一個偏差行為。不過就在這三十多本書中,還是有一些值得拿出來推薦給大家:

大衛.格雷伯的《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這本書主要回顧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過程,以及作者對於街頭抗議活動的經驗總結。在街頭抗爭全球開花的年代,我們需要很多的經驗來使得街頭運動更有效進行,同時,對於很多初次投入街頭運動的人來說,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惑,例如如何看到街頭抗爭中的暴力行為。大衛.格雷伯的這本書,可以看做是一本教科書。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這本經典之作其實不必專門推薦,但對我本人來說頗具意義。《在路上》的環境背景,大致是美國著名的66號公路。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夠開車走一遍66號公路,那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個挑戰,而且是一種懷舊。我總覺得今天的美國,跟六十年代的美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而住在美國二十年了,真正的美國我似乎還沒有深入接觸到。《在路上》就像預習一門功課一樣,我拿出這本書來讀,是在為未來的旅行做心理上的準備。

張貴興的《野豬渡河》。想起來,這應當是我2020年看過最好看的一本小說了,我是一口氣讀完的,而且讀完後有一種惆悵。我本來就是張迷,對於他的大河寫作,對他筆下瑰麗的熱帶雨林風景,奇詭的人物與歷史場面,一向心嚮往之。這本《野豬渡河》一點也沒有讓我失望,每一頁都讓我讀得酣暢淋漓。有時候我會覺得,張貴興的小說,很像一長排按照事件順序排列的野獸派畫作,很容易,我們就會迷失在這座文字搭建的畫廊中。

蘇曉康的《鬼推磨》。這本書前不久剛剛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應當說是實至名歸。我必須臭屁地說,我早在這本書剛剛出版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看好了,還曾經專門向《紐約客》專欄作家查建英推薦過,也在自己YouTube頻道的《讀書時間》中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詳細介紹書中的主要觀點。這本書的獲獎,證明我或許不是一個好的作家,但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識貨讀者。我會建議,凡是對於1989年之後的中國發展脈絡,以及產生的各種問題有興趣的讀者,都應當看看蘇曉康的這本書。不僅因為書中對於歷史的深度認知,也是因為作者的歷史描寫的文筆之精采。說蘇曉康是「當代才子」,一點也不為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花了一些時間,把從台灣帶回來的十幾本《當代》雜誌重新翻看了一遍。金恆煒先生創辦的這本雜誌,集結了當時台灣的知識精英和思想者,開啟了西方知識進入台灣社會的大門,也呈現出八十年代中後期台灣社會的風雷激蕩的思想交鋒。我一直覺得那是台灣的「光輝年代」。想想當時的《當代》雜誌的編輯顧問的名單吧:余英時,林毓生,張忠棟,傅偉勳,董橋,王文興,胡金銓,陳其南,劉述先……這些名字,每一個都映襯出那個大時代的光采。雜誌已舊,但仍能令人看到一個時代的剪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