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生活智慧王〉晚餐吃什麼 別再問了

2020/11/11 05:30

只要先具體說出家裡現有的食材,其實家人就可以想像出想要吃的料理。(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文/佐光紀子 譯/朱鈺盈

你們家也會有這種毫無意義的對話嗎:媽媽問一句「晚餐想吃什麼?」家人隨口就回答「隨便」。

「想菜單」是一件看似沒有壓力,卻是最麻煩又難讓人滿意的家事。因為如果真的每天按你自己的心意做晚餐的話,肯定會聽到「怎麼又是這個」、「昨天也吃一樣的」……等等接二連三的抱怨。雖然說我自己把標準降低到「至少不要聽到抱怨」就好的程度,但已經造成心理很大的負擔了。

所以,我決定不如就把想菜單的責任「交給家人」吧。雖然他們常常無法直接說出自己想吃的料理。不過,我發現只要我先具體說出家裡現有的食材,其實他們就可以想像出想要吃的料理。

〈煮婦偷吃步〉菜單 讓家人決定

舉例來說,確認完冰箱中的食材後,我會告訴他們「家裡有豆芽菜跟韭菜,想吃哪一樣?」或是「家裡有鱈魚、鮭魚、高麗菜跟白菜,想要吃什麼?」之後家人就會給出比較明確的答案。

記得有一次我其實已經想好要做「泡菜炒豬肉」了,但為了避免被抱怨,我還是跟家人說「有泡菜跟豬肉,你們要吃什麼?」結果被秒回「不要用炒的!」覺得慶幸之餘,我就接著問:「那不然要做什麼?」兒子便提出:「如果也有豆腐跟豆芽菜的話,想吃泡菜鍋。」即便當時家裡並沒有豆芽菜,但也沒關係。因為是兒子提議的菜單,所以他也欣然接下「買豆芽菜回家」的任務。

像這樣子,如果是家人自己想吃的菜單,不但在飯桌上不會有抱怨的聲音,甚至還可以代替自己去購買食材,這真是個一舉兩得的大收穫。不過因為最近我已經被摸透底牌了,反而在詢問家人菜單的時候,會被反問「可以做出什麼菜?」他們也學會避免還要去一趟超市的麻煩。

想要減少家中堆積的食材,首先以重複利用限定蔬菜為目標吧。(資料照,彭博)

〈廚房智慧〉以食材決定料理 減少浪費

我聽過不少人跟我反應,一旦跟著食譜做菜後,家裡好像堆積了更多食材,難道我誤會了什麼嗎?麻煩怎麼會愈來愈多?

舉例來說,有的食譜會為了提升美味程度,在「漢堡排」的材料中加進肉豆蔻,但其實這種香料已經是「特定」料理的食材,難以用在其他地方;或有的時候為了一道料理不小心買了一整袋小芋頭,最後只用了兩三個,導致剩下的小芋頭很棘手。

看著堆積的食材,你一定會產生「必須用完」的壓力;而如果食材沒用完,導致「腐爛要丟掉」的罪惡感也不小。最後深陷於進退兩難的窘境。

如果換個角度,不以要做什麼食譜料理為出發,而是以「蔬菜」可以做什麼為中心來決定要做的料理,就會輕鬆許多。日常生活中,備妥基本的胡蘿蔔、洋蔥、馬鈴薯、萵苣、高麗菜、蔥、豆芽菜等等,再依照喜好或時令蔬菜,添購番茄、茄子、菠菜、韭菜或花椰菜等等,這樣每天的餐桌都能相當豐盛了。

因此,想要減少家中堆積的食材,首先以重複利用限定蔬菜為目標吧。因為一旦種類變多,就很難記清楚到底還剩下什麼食材,更別說要在壞掉之前全部用完了。

讓我們先從「馬鈴薯可以做什麼?」開始練習。馬鈴薯可以炸薯條,也可切成薄片撒上起司烘烤,還可以加入美奶滋壓成泥……等等,若想要做一道創意料理,還可以在馬鈴薯泥中加入三色蔬菜或拌入明太子,呈現不同的風味。另外,在週末一口氣把馬鈴薯煮熟冷藏備妥,也可以省下每次的烹煮時間。

〈達人小檔案〉佐光紀子

自然生活研究家、翻譯家。曾於纖維製造商及證券公司,從事翻譯工作。在翻譯某本書的時候,發現使用小蘇打粉或醋等天然素材做家事的方法,於是開始深入研究並出書,之後展開打掃講座及寫作等活動。目前與丈夫、3個孩子及一隻狗共同生活,為了讓自己和家人能過得舒適,每天都在摸索「如何生活得更輕鬆的方法」。著作《80%的家事都不用做:自然生活家的家事減法術!選對工具、用對方法,就能輕鬆打造舒適居家,省時省力又省心!》(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即將在台上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