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遊聯盟】〈另類旅遊經營學〉漫遊太平雲梯─新感受、心療癒

2020/09/02 05:30

位於第24彎的大型作品「太平的祝福」。

撰文‧攝影/鄭元慶

「太平36彎」,各個都是髮夾彎。

太平雲梯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村,大阿里山風景區北廊道要衝,為滿清時期漢人入山第一個落腳的村落,有「民番界碑」可為證。從梅山交流道經嘉義162甲縣道可達太平,此縣道修築於日據時期,是嘉義山區最早開闢的公路,也是前往太平的必經之路。

太平雲梯兩端塔橋為不對稱形式,圖為南塔橋。

太平36彎 打氣公路

太平雲梯耐震、抗強風,安全優先。

離開梅山市區,僅13公里距離,就從海拔93公尺陡升至942公尺的太平村望風亭,公路以連續螺旋狀上升,形成36個髮夾彎,稱為「太平36彎」或「梅山36彎」。由於單車及登山風氣日盛,這條公路坡陡、具挑戰性,成為車友練騎的好路段;加上路旁有許多步道,如第3彎的半天古道接太平古道,就是昔日前往太平的「汗路」。

太平雲梯用預約購票系統來進行總量管制。

每個彎道旁都設有紅色鋼材鏤空的剪紙裝置藝術,這是藝術家楊士毅以「太平的祝福、彎道的擁抱」為主軸所設計的作品,共有37座,如第6彎是「夢想就去追尋吧」、第27彎「我們沒靠山,自己就是山」等嘉言勉勵遊客,故也稱「打氣公路」。而地處700多公尺高的第24彎,有座喜劇男女「太平的祝福」剪紙藝術,在適當的時節,雲海、夕陽會穿透剪紙的縫隙。過了36彎的望風亭之後,就可到達太平雲梯的入口。

太平雲梯與太平山村。

景觀吊橋 登高遠眺

太平雲梯與太平山村。

人們都喜愛登高望遠,以鳥的視角從高處觀賞景物;只要站到太平雲梯上,視野廣闊,俯瞰四方即可一圓此夢。

新鮮空氣在「空氣圖書館」裡恣意流轉,提供遊客絕佳休憩空間。

太平雲梯為單跨距景觀吊橋,海拔高約1000公尺,建於太平山與龜山間,橫跨三原彩虹瀑布溪谷上方,因地質、地形及高度等限制,兩端呈現不對稱形式,北塔橋高22.8公尺、南橋塔僅高5公尺。

「雲之南道」步道穿越茶園。

此橋由阿里山風景管理處採用與台北101大樓同級之高強度鋼材所興建,可耐7級強震和16級強風,長281公尺、寬2.1公尺,以紅色的鋼纜拉撐,下鋪固定防護網。管理處每年定期巡檢,若遇颱風、強降雨或地震4級以上,則另行臨時巡查,確認安全無虞。

雲霧繚繞中的太平雲梯。

為顧慮行車安全,且山村停車位有限,嘉義162甲縣道禁駛遊覽車,大型車輛乘客須在梅山換乘107號接駁公車,也因此達成零塞車目標。為了紓解參觀人潮,現場不售票,以購票系統進行總量管制,遊客須先在網路上預約,屆時再憑成功取得的QR Code條碼入場。

雲端吊橋 空氣圖書館

太平雲梯於2017年9月23日落成啟用,當時為全台最長、海拔最高之景觀吊橋。從「日月合璧映太平」大壁畫旁爬上95個階梯抵達雲梯入口,掃描條碼後即可登橋。走在吊橋上,不同氣候會有不同感受:雲霧縹緲時,是名副其實的「走在雲端上的吊橋」;若是飄起霧雨,則可感受那股詩情畫意;天氣晴朗、能見度好的話,嘉南平原一覽無遺。而同行者不同,也另有一番情趣,例如男女朋友同遊,宛如走在「雲端上的情人橋」;若是一群長者漫步,就像是走在「雲端上的龜山長壽橋」。

邊看邊拍照,大約15分鐘內可抵達吊橋彼端,登上南橋塔112級階梯後回望,雲梯側面造型像似揚起嘴角的微笑曲線。走完太平雲梯後,可左下經由木棧道回遊客中心;若尚有遊興,也可續走787公尺長的「雲之南道」步道,到達龜山制高點時可鳥瞰太平雲梯及周邊全景,視野遼闊怡人;接著步道繞龜山山腰緩下,經翠綠茶園時,可遠望懸在半空中的太平村落。

過涼亭,步行約半小時後可到太平老街,映入眼簾的是近400坪的「空氣圖書館」。這裡結合植栽、美食、文創,以穿透的書架為隔間,讓太平的新鮮空氣恣意流轉,可在此歇腳享受簡餐、咖啡,現已成熱門打卡景點。

營運宗旨 「服務、利他」

太平雲梯於完工之後,隔年11月起由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以1,500萬元取得5年營運權,這是觀光局將年營收千萬景點,交由地方自主經營的首例,而接下營運重擔的推手,就是太平村長嚴清雅,他退休返鄉服務鄉里,認為景致秀麗的太平僅形容詞,需有類似台北101的地標來協助發展產業,於是雙管齊下,一方面以吊橋為亮點,再利用社區之力協助營運。

倡議之初,沒有人看好這點子,但嚴清雅信心十足,逢人就推銷這理念,還被別人揶揄是瘋子,光是為了解決興建雲梯的土地問題,就四處奔波蓋了千餘個印章。從零預算、零編制開始,太平雲梯花了13年興建完成,看似緩慢,卻也給太平村有改頭換面的社造時間,從「農村再生計畫」、「潛力社區」、「亮點社區」,一步一腳印,成果逐漸顯現,包括興建汙水處理設施、修整道路、環境美化等,最後水到渠成,號召村民組成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參與太平雲梯的營運。

「服務、利他」是太平雲梯管理宗旨,工作人員友善、環境潔淨、餐飲好吃、英日語也可通,為了讓訪客每次都有新鮮感,太平雲梯每個月都辦活動,例如:迎曙光、燈會在太平、端午包粽轉好運、浪漫情人橋、歡送最後一道夕陽等。另外,以太平為首的「周邊發展建構計畫」,串聯附近的碧山、龍眼、太興、瑞峰、瑞里、太和等村落形成觀光廊道,今年雖因疫情團客減少,但散客增加3成,遊客逛完太平雲梯、老街後,開車再深入其他村莊,帶動周邊村落的觀光產業。

景點轉產業 社區獲益

合作社於去年3月28日舉行營運後首次社員大會,結餘了470多萬元,除依人民團體法規定支出公積金、公益金、理監事及職員酬勞金、社員交易分配金之外,每股有將近5,000元獲益。目前衍生的福利包括村民保險、結婚、生產、6年育兒津貼、每位從國中到大學畢業的學生,每年助學金40,000元,並供應太平國小學生營養午餐和樂齡長者餐食。

太平雲梯目前有會計師、法律顧問進駐,收入全部信託,以編列預算方式依法開支,去年盈餘1,600多萬元,除了每月的營業稅之外,所得稅共繳了320萬元。

有收入,可以造福地方、留住人才,這是太平雲梯和九份、南灣、奮起湖、深坑等其他景點最大不同之處,也是值得台灣各地觀摩學習之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