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吃遊聯盟】怡情雅興解憂─旅遊台灣的滋味

2020/08/31 05:30

中間有區隔的石椅,規範併坐的情侶勿踰越雷池。

雲林 劍湖

7月的褐黃南瓜隧道,讓有緣人欣賞大小湖全景。

品嘗者/廖壬戊

斗大的雨滴降落在水面上,枯木直立、橫放在水中,錯落有致。

古坑鄉的劍湖山遊樂區早已名聞遐邇,去過的遊客不計其數,但知道劍湖山卻不知劍湖的人很多,其實兩處相近,可一併遊訪。

雲霧瀰漫在山裡與茶園,別有一番情調。

劍湖位於遊樂區南方約2公里處,循著蜿蜒山路往上行,路面平坦順暢,走到盡頭,迎面而來的就是波光粼粼的劍湖。放眼望去,清澈湖面上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周遭綠樹繁茂,曲折小徑供遊客漫步玩賞,累了就近坐在柳樹下納涼,微風送爽,陽光灑落水面上,折射成一道烈光,宛如利劍浮現,不禁讓人想起劍湖的故事。

讀著詩人吳晟的《泥土》,讓人心生感動。

據當地耆老所言,往昔鄭成功領兵到此紮營找不到水,於是他就地向天祈求,將隨身尚方寶劍往低窪處插下,劍沒入土中後噴出一道泉水,最後積水成湖,有人在黑夜裡常見一支古劍浮在湖上閃閃發光,於是人們就稱此水潭為劍湖。

漫步台灣詩路,感受文學與自然帶來的力量。

劍湖對面是大尖山,高1305公尺,為雲林縣第一高山,雖險峻尖峭,但廣受登山者喜愛,經常可見到雲騰霧湧景象,遠山近水相互輝映,如詩如畫。湖旁有慈光寺,建廟於1967年,921大地震時倒塌,經熱心人士募款修建成如今樣貌,仿唐式建築淳樸優雅,整體莊嚴肅穆,奉拜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暮鼓晨鐘、梵音繚繞,吸引遊客入內參拜、祈求平安,光是靜靜欣賞一旁花園裡的奇花異草,也頗具療癒身心之效。

據說乞丐就盤坐在石椅上,向進廟的香客乞討金錢。

彰化 鹿港

眺望劍湖,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品嘗者/謝博光

夏日漫步在綠色南瓜隧道中,賞景兼怡情,感覺格外幸福!

嚮往已久的老城鹿港,在友人揪團下達成旅遊心願。首站龍山寺,由當地高中學生志工導覽,講解得鞭辟入裡、鉅細靡遺,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進入廟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只石頭製作、頂部弧狀的類似座椅之物。據說從前乞丐盤坐其上,向進門的香客乞討。香客給錢之後進到內殿,看到功德箱就不再投錢。寺廟的廟公獲悉,也不能不為廟裡的財務打點,就親力親為地坐在座椅上,打算第一手收錢。結果憤怒的乞丐也不想想誰才是真正的主人,不分青紅皂白把廟公趕走了,於是有了「乞丐趕廟公」的典故。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受恩者不思圖報,反而喧賓奪主,所謂「飲水思源」,這個典故值得大家深思。

接著導覽帶我們穿街走巷到下一個廟宇,途中經過一座中間有區隔的石椅,他解釋道:從前民風保守,男女交往謹守分際,即使是情侶併坐同一張椅子談情說愛,也需有間隔,以免踰越雷池。

聽完,大家不禁同聲感歎此情俱往矣!話說現在年輕人在公眾場合摟摟抱抱已不足為奇,如此充滿古風的道德椅,還真教人發思古幽情啊!

台南 台灣詩路

品嘗者/黃宗玄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為了避免過度的人群接觸,又不安於鎮日待在家中,出外走走、曬曬太陽,成了最佳的選擇,於是我們一家驅車沿著台19線,前往位在台南鹽水的「台灣詩路」踏青。

台灣詩路的由來,源於鹽水當地的文史工作者林明堃,他基於對台灣文學的愛好,想營造出一個台灣詩篇的故鄉,2002年在當時的文建會與內政部補助下,於田寮里這條木棉道上建造了「台灣詩路」。

這一日,就沿著鹽水的「台灣詩路」,一邊低頭俯視著一堵又一堵砌上台灣詩人們書寫土地的生命之歌,一邊漫步在南洋櫻和木棉道綿延聳立的田間小徑上,彷彿神遊在古、今交映的文學旅途中,鬱悶多時的身心,跟著活絡舒暢了起來。

徐徐涼風吹拂臉龐,我漫步在鄉野的小徑、遨遊於台灣前輩們的文字中,在這個相對於國際慘狀的平安之地上,我想,或許在現世的不完美中,文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載體,讓人與自然間的關係更加靠近!我凝視著眼前的綠地與鴨子,內心不自覺雀躍……。

南投 忘憂森林

品嘗者/王文君

之前貪戀杉林溪的涼爽,五過「忘憂森林」而不入,只是心中暗暗下了決心,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專程探訪這個祕境。

8月初,擇日不如撞日,那天中午大約12點半才到「忘憂森林」的入口,天上已飄起綿綿細雨,看著一輛輛往「忘憂森林」的接駁車呼嘯而過,步履蹣跚、氣喘吁吁地走在陡峭的山路,兩旁淨是茶園,空氣清新,瀰漫著山裡的芬多精,甚是舒爽。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雨也慢慢地大起來,經過一個私人茶園,再走一段泥濘小路,終於到達目的地。

迎面而來的是一棵棵的枯木,有的直立在水中,有的橫放在水裡,錯落有致。我顧不得地面骯髒,靜靜地坐在乾枯的木頭上,這時斗大的雨滴降落在水面上,別有一番風雅,果然如其名「忘憂」般讓人忘憂啊!霎時忘記平時的煩憂和紛擾,享受這個靜謐的時刻。可惜好景不長,漸漸地,雲霧開始飄散在山裡,真的得下山了,才依依不捨地告別這個人間仙境。

此次雖然冒著鐵腿的風險,用走的方式到「忘憂森林」,卻可以慢慢地欣賞沿路的景色和生態,當我們下山之後,除了留有對美景的記憶,更對那個近乎45度角的山路難以忘懷!如果有空、腳力也還行,建議大家不妨嘗試走走看,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喔!

苗栗 龍昇湖

品嘗者/烏托邦

下了國道三號大山交流道,往東開車不到3分鐘路程,來到苗8與台一線的交叉口附近,左側就是造橋的「龍昇湖」,在台一線龍湖宮旁停妥車後,就開始湖畔的半日行旅。從廟前廣場直下湖濱北側步道,在大樹林蔭和微風吹拂下漫步,感覺特別愜意,偶見幾隻番鴨在平靜湖中優游,不禁也跟著快活起來。

當地人通稱這個寧靜小湖為「大潭」,它被「南瓜隧道」分隔成一大一小,隧道下方有水泥圓孔會通兩邊湖水,走到湖濱步道的起點同時也是「龍昇南瓜隧道」的入口處,5月末來的時候,拱形不鏽鋼架上,左右兩側及上方滿布綠色瓜葉,同時垂掛了綠、紅、黃的各式南瓜,形狀大小不一,瓜棚兩側還有南瓜品種看板,從蛇瓜、波蘿南瓜、橄欖球南瓜到新娘南瓜等,它們以各種奇妍姿色吸引遊客駐足拍照,難怪來回賞玩250公尺長的南瓜隧道,得花上一小時以上的時間。

7月中旬二度走訪龍昇湖,南瓜節結束了,瓜葉變黃變少,殘存的褐黃南瓜在微風中搖曳著,少了瓜葉的遮掩,也少了喧嚷的遊客,讓我輕鬆將褐黃隧道、大小湖與遠處丘陵連接起來,這時漫步南瓜隧道中,有如走進湖濱仙境,突然忘卻今夕何夕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