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疼惜彼此內在小孩 理解讓關係更親密

2020/08/09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常覺得一顆心空蕩蕩的,或是在關係中,總感到自己不被伴侶接納、欣賞,或心理需求及想法常常不被尊重或支持嗎?

不論年齡大小,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孩子,這些孩子們並不容易快樂或感到滿足。有些是「被忽略的孩子」,總是帶著經常性的空虛感和極大的不安,對他人可能有份不切實際的期望,或過於偏激的失望,心情常會不斷地在期望與失望中擺盪,也渴望得到更多的重視和認同;有些是「被溺愛的孩子」,永遠需索無度,常覺得心中的空虛難以被填滿;有些是「被拒絕的孩子」,害怕提出自己的需求會造成他人的負擔,因此總是告訴自己,只要否定自己的需要和對於許多人和事不要有太多的期待,就不會感到痛苦;也有些是,「承受著過度要求或期待的孩子」,在他們前方總是有一個無法達成的目標,常常提醒自己好像很糟糕,不管做了多大的努力,還是擺脫不了低自我價值感。

這些內在小孩的狀態常常停留在創傷階段,縱然身體已經長大,內心深處仍潛藏著極大的痛苦和巨大的缺口,當我們遇到外在環境或人際互動的壓力變大時,內在小孩便容易緊張焦慮或隱隱作痛。

以婚姻來說,許多夫妻因為生活上經歷了重大的變動或非預期的壓力事件,比如外遇背叛、失業、減薪、家中有人生病或不孕、孩子有某些狀況等,而關係觸礁或危機四伏。即使只是雙方的某些價值觀歧異較大,各自的內在小孩也會出現慣性的反應。有時會感到非常無力和無助,甚至陷入強烈的自憐或沮喪,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做不好,或是不值得被愛,而衍生非常多的負面情緒或生理症狀。

如果你的內在小孩,不時因為一些伴侶關係中的互動和壓力而隱隱作痛,不時暗暗啜泣或感到孤寂,可能是他在提醒你要好好秀秀他。別忘了,你自己就可以多陪伴他,安慰他的難過或生氣。除了自我疼惜,更去理解另一半言行反應背後的想望和需求,試著認識他的內在小孩,也有助於互相滋潤、一起走出過往,相偕從傷之舞轉向更親密、有默契的愛之舞。

(寫信給張璇:leohome1971@yahoo.com.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