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黃銘昌/重返多巴湖 - 2之2

2020/05/19 05:30

題字◎奚淞

文.圖片提供◎黃銘昌 題字◎奚淞

和夏娃一家在湖畔唱〈星星頌〉。

島上沒有交通堵塞問題,是十分安靜的島。我看街上的店家開得比十三年前多了不少,但仍讓人感覺不至於擁擠。因觀光旅舍競爭激烈,而觀光客數量又不如預期,因此絕大多數的客房是空置的,有些可惜。然而,如果來此探訪的旅客圖的是清幽安靜,這島所呈現的風情可以提供百分之百滿足。

多巴湖一瞥。

在絕大多數人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尼群島裡,此處沙摩西島的居民竟多數信奉基督教,就如峇里島居民多數信奉印度教一樣的獨特。據考古學及語言學的證據,多巴湖島民巴塔克人(Batak)的祖先是兩千五百年前來自台灣及菲律賓的南島語系民族,經由婆羅洲、爪哇來到蘇門答臘。以前某部落亦有獵人頭的傳說,於19世紀時受荷蘭傳教士的影響,部分島民改奉基督教,其他的則是信奉伊斯蘭教及保持萬物有靈和巫術信仰。島上處處可見蓋得十分用心的美麗教堂,足見教徒的虔誠。過世的家人墳墓就每每葬在居家旁邊,形形色色的墓碑上豎著十字架,這是原始信仰融合基督教的埋葬方式;在他們的習俗裡,如此可以覺得和逝世的家人永不分離。

多巴湖的熱帶風情。

島上牛角尖的傳統船形長屋,因現代生活的改變,島民往往在其旁另建水泥新屋居住,而老房則做為貯存糧食的空間。新舊對照,美感自然有差,這也是時代變遷下的產物。船形長屋的梁柱上的圖騰以紅、白、黑三色代表生命、天堂與死亡。壁虎是最常見的裝飾,代表生命的鬥志。屋子正門高處則安置威猛面具做為震懾邪靈的象徵。島上有保留給旅客參觀的老建築,可藉此充分欣賞它的特色。

在湖畔小碼頭垂釣小孩們。

島上終年陽光普照,加上海拔九百公尺的地勢,花草樹木皆欣欣向榮。最常見的是九重葛,有絳紅、橘紅、紫紅、鵝黃、蛋白等繽紛色彩襯托著碧湖、藍天、白雲;再加上椰林、蕉葉冷暖色的對比,充滿南島風情,煞是美麗。

旅遊每到一處,我總愛品嘗當地的水果。熱帶地區最吸引我的水果:山竹及榴槤絕不能錯過,趁此可以大快朵頤一番,免得回到台灣空留遺憾。那天在回程路上向小販買了個榴槤並請他切開,摩托車才剛駛進旅館草地,還離房間約有四、五十米遠,背後海風吹來,坐在遠處陽台的奚淞就驚呼聞到一陣怪味道,可見「水果之王」的榴槤名不虛傳,它的氣味所向披靡無法可擋。

在島上居住幾天,有段小插曲。每日黃昏及清晨光線最美時刻,總有位年輕旅客來到我們的旅館湖畔散步徘徊,他對著湖水時而吟唱,時而吹奏短笛。相談之下原來是韓國人,公司派他在雅加達工作,是水利工程人員,趁工作告一段落來此散心。他說我們住的旅館視野甚美,能在此欣賞到如此晨昏美景真是享受。原來他在網上訂到的是我們旅館的後面山坡上的旅店,完全沒有視野,他只好每日的晨昏來到我們的庭院中欣賞湖景。他說他犯了個錯誤,被網路上美化的廣告詞給欺騙了。而我與他交換自助旅行的經驗是:到陌生地方,最好到現場看清狀況才做決定是否要入住。總之,他在湖邊迎著晨昏吹笛吟歌的畫面,給我們這回多巴湖之旅,增添了一幅詩意且浪漫的畫面。

在島上最後兩天,有幸見島上居民聚集慶祝活動。獲悉在每年1月18日的往後一週,有所謂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也是普世性的基督徒活動,以促進各教會團體間的對話為主。我看見夏娃的弟弟一大早就在庭院大榕樹下清掃落葉,鋪上蓆子,還搬來了烤肉架及卡拉OK音響設備。夏娃說:今天有盛大的家族集會,就連遠嫁荷蘭的二妹妮娜及荷蘭籍夫君也都回來了,一場歡樂的家族聚會已經開始醞釀。中午時分,看見一家人大小三代團聚,他們一邊烤肉,烤的是湖裡釣來的魚,看來就像台灣人常吃的吳郭魚,一邊喝啤酒暢談,有如華人過農曆新年的歡樂氣氛。

旅店老太夫人育二男四女。其中大女夏娃接管旅店生意。次女妮娜在三十年前因在旅店幫忙而結識來此旅遊的年輕荷蘭籍旅客,因戀愛而結婚;如今夫婦居荷蘭已經育有一對成年子女,是段浪漫的好姻緣。三女的兒子在台灣高雄的船運公司從事跑船工作。么女則居棉蘭,但不幸生下一個畸形女兒,軀體扭曲呈L形,完全不能行動及言語。畸形女是他們心中之痛,幸得全家人齊心照顧,今年已經活到第二十一個年頭,真不容易。

草地上的家庭聚會,他們也不忘記帶這位畸形孫女出席,把她安頓在樹蔭庇護的草地上臥躺,並隨時注意她的安適。他們亦熱情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家庭聚會,當全家正興高采烈地歡樂舞蹈時,我問妮娜卡拉OK歌曲檔案中是否有一首〈Sing Sing So〉(星星頌)的印尼情歌,她馬上知道我指的是什麼曲子,立即請她的姊夫播放這首歌曲,在台灣可聽到印尼文及中文翻譯的唱版。歌詞是這樣的:

星星頌、星星頌(低音伴唱自始而終)

微~~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船兒呀隨風盪漾,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

微~~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訴說我心裡對你的思念。

當我還沒有來到你面前,你千萬要把我記在心間,要等著我,要耐心等著我,姑娘!我的心像海上初升的大月亮。

微~~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姑娘呀我要和你見面,永遠也不再和你分離。

星星頌、星星頌(伴唱聲量漸沒)……

這首歌原曲名就叫〈Sing Sing So〉,是流傳許久的印尼民歌,起源地據說是來自蘇門答臘北部巴達克人(Batak),捕魚時經常在湖上泛舟唱歌。這首〈Sing Sing So〉後來成為印尼最受歡迎的流行歌,台灣五○年代開始流行,有鄧麗君、費玉清、凌峰等都唱過。我個人則偏愛「原野三重唱」:歌唱時以〈Sing Sing So〉的低聲反覆伴唱,這份背景聲常被人忽略,但卻正是原曲精髓所在。

當卡拉OK播出〈Sing Sing So〉時,奚淞和我隨即加入夏娃全家的舞唱。他們姊妹輪流拿麥克風高歌,雖我們不懂印尼文唱詞,但我知道以「Sing Sing So」和音助唱。沒想到到我一開口,惹得他們全家人樂不可支,每個姊妹笑得前仰後合,更妙的是平常持拐行動的老太夫人竟然立即把拐杖一扔,拉起奚淞的手舞動起來。此時我說「Sing Sing So」是奚淞的英文名字――Si Song,他們更樂了,全家興奮得不得了。更絕的是老太夫人在草地上無法動彈的癱瘓孫女,看著我們連歌帶舞,竟然奮力揮動雙手,大聲發出唔唔聲。當我和夏娃家人一起唱歌跳舞之際,忽然覺得他們從外貌到發音都很像我故鄉花蓮的阿美族人。我想到他們都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個性樂觀開朗,能歌善舞,他們的語言應該多少都是可以互通的。沒想到旅行遠到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多巴湖,居然會遇到和家鄉有著聯結的民族。此際時空距離突然消失不見,感到非常親切。隨著〈Sing Sing So〉無間斷的和音,那歌聲彷彿正踏著湖上浪花飄揚過海而去……

盛宴結束後,奚淞問妮娜此歌〈Sing Sing So〉是何意?她解釋說那是漁夫泛舟時的搖櫓聲,為何歌聲高昂卻略帶悲傷?那是因思念遠方的情人之故。

快樂假期也有進入尾聲的時候,短短數天的重遊多巴湖,沒有感到失望,湖水依舊沛然,空氣依然清新,居民和善一如往昔。我每日騎著摩托車在烈日下曝曬,皮膚已經和當地人一樣黝黑,奚淞則在旅館內完成背誦一千六百多字的《阿彌陀經》。我們雖然不捨但仍得踏上歸途,告別時,夏娃囑咐我們下回重遊時一定要來看她。我說我會介紹友人們來住她的旅館。說再見時,瞥見她眼角泛起淚光,我想是夏娃家人因畸形女的誕生而承擔的長期苦楚,竟然在我們這異鄉客的短暫相處中,因家庭的聚會一時獲得精神上的解放。她那滄桑的臉頰露出欣慰的笑容,給了我一個擁抱。

回程的清晨陽光普照,湖水隨著陽光的折射,呈現多重藍靛色的層次,遠山黛色層次歷歷分明,岸上的景物隨著渡船的遠離而逐漸渺小起來。我似乎看到夏娃在她的旅舍院落走動的身影,勤奮地彎腰整理家園,打算迎接華人新年可能帶來的一波觀光人潮。我衷心祝福她的生意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會好轉些,辛勞的島民總該要有些回報才對。這時耳際似乎又響起那〈Sing Sing So〉的搖櫓聲,這與世無爭、清淨無染的多巴湖醞釀的美麗情歌亦將永遠伴隨著我……再見了,多巴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