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疫情狂燒打亂生活 不安感考驗夫妻情

2020/03/15 05:30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新型肺炎疫情持續狂燒,面對未知的威脅,許多人惶惶難安。社會大眾的焦慮飆升實屬正常,但原本就情緒較敏感,容易焦慮、恐慌、有強迫症傾向的人,在壓力、巨變的刺激下,緊張、煩躁、悲觀、無助的反應往往更加明顯,除了做好生活上的防疫,更要留心個人的心理衛生狀態。

疫情不只危及身體健康,也因許多家庭行動受限、行程大亂,被迫放無薪假,或是種種危機處理的觀點不同而有衝突,許多亮黃燈的夫妻關係更雪上加霜,承受著可能未曾有過的抗壓考驗。

當人們過度關注一件事情時,往往會愈想愈糟,愈想愈害怕,因身心緊繃而衍生出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化反應。一旦太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事情上,就很難放鬆和保持冷靜;就像失眠一樣,愈希望自己快點入睡,反而可能更清醒。

〈幸福處方籤〉降低焦慮不過度擔憂 放鬆思緒專注在當下

在大環境的不確定感和危機感時不時被放大或挑起的階段,除了減少出門、避開人多地點,家人之間的互相鼓勵、提醒心情放鬆也是聯手抗疫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發現自己比其他人更容易焦慮恐慌、對於不可預測的疾病或災害特別敏感,除了多運動、散步和練習腹式呼吸來減輕焦慮外,當不安大爆棚時,可試著問問自己:這個擔心實際嗎?最擔心的情況真的有可能發生嗎?發生的機率有多高?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我能處理嗎?可以怎麼處理?萬一真的需要隔離,有哪些備援計劃?

不是要刻意抑制負面情緒,或否認自己有焦慮情緒,也不是凡事都只能樂觀和正向思考,而是當焦慮恐懼驟然增強時,更多去覺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反應,從關注許多不可控的部分或不一定會發生的事,轉向更去留意「現在我可以做些甚麼」。

經常深受負面臆測所擾,總是不斷擔心著「萬一發生了不好的事該怎麼辦?」的人,不僅不易放鬆,也很難好好活在當下,所以要反其道而行,從不斷擔心未來「假如……,我該怎麼辦?」轉向更積極地專注於現在的人事物,不讓思緒和行為被憂懼控制。

如何更能活在當下呢?當過度煩憂時,試著告訴自己:「我的一些想法並未得到證實,大部分都只是我的猜測。」並提醒自己不要把焦點放在擔慮上,讓身心更安定平和,就能有效降低焦慮所產生的負壓感,遇到個人危機或家庭危機時也較能沉著應變。

(寫信給張璇:leohome1971@yahoo.com.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