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通靈 安撫陰陽兩界

2019/11/11 05:3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通靈沒有離開人群太遠,只要每個家族都有已故的親友,只要人間的願望跨越生死得不到答案,只要對冥冥神鬼還有起碼的盼望。

從通靈、靈媒、乩童或是扶鸞,很多人說靈媒只是個「容器」,在陰陽界傳遞訊息。漢字很有趣,「未」成為鬼的稱為「魅」,我往往附會成「亡者未完成的事」,一個心願、掛慮或是遺恨,這時通靈者也就應運而生。

我讀過頗多通靈者的案例故事,得到一個心得:良善的通靈者總得具備高度覺性和慈心。他會用慈悲情懷接收亡者訊息,安撫陰陽兩界。

當然,像我這種讀心理輔導的人,應該讀過威廉詹姆斯的靈媒研究,威廉詹姆斯沒說世界上到底有無靈媒,他提出「白烏鴉理論」,全世界的烏鴉都是黑的,但只要你遇到一隻白烏鴉,這個命題就會推翻。

推想通靈者的起源,應該是亡者想要在世的親友好好的活著,這份心意透過通靈者,讓活著的人相信死後還有另一種存在 ,也盼望活著的人早日脫離思念和悲傷,收拾心情,生死皆安。

通靈者的工作,通常是從在世者的哀傷或者疑惑出發。我不知道聽見、看見靈界,會不會就像是做夢的情景,但通靈者的作用類似心理輔導者,面對龐大的失落悲傷,每個生命的環節都要去面對。通靈者的語言和心理輔導者相通:「沒有了爸爸的扶持,沒有了媽媽的慈愛,你們以後要靠自己了。」

這是我觀看《通靈少女》的感想:我們真的需要勇氣。《通靈少女》其實是一齣青春和生死議題的平行線,謝雅真歷經男友去世的打擊,變得懂得包容死者的遺憾和生者的情緒。「面對哀傷,或者面對快樂,如果我能召喚什麼回來的話,我希望召喚的就是勇氣。」

據說通靈者、靈媒或者薩滿教的巫師,都必須付出「自己孤苦伶仃」的代價,以自己的「苦命」救贖他人,我覺得這是佛法中度人的情懷,佛陀曾說「捨離而後生的喜悅」,面對哀傷和快樂,我們要修的功夫是「捨離」。

《通靈少女》有一集,阿西飾演玩具工廠的老闆,在老婆去世後失去原本的快樂,直到老婆透過謝雅真要阿西去玩「第一個玩具」,玩具機器人的聲響迴盪在工廠內,對所有人來說,這是生死者一起完成的世界拼圖。

佛法說:「四聖諦是苦寂滅道」,滅苦所得即為空性顯現的道,但不知怎地,我總相信通達世情的佛陀是在說,當我們擁有看透事相的般若智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我們也就擁有了面對一切的勇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