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獨生子女 教養更費心

2019/11/03 05:30

圖/陳佳蕙

孩子只生一個,教養的鬆緊拿捏上,可得特別當心……

圖/陳佳蕙

〈公婆別講情〉即便是金孫 該教還是得教

文/Bonnie(台北市)

踏入紅毯,隔年兒子就來報到了,因為身體有些狀況不適合再受孕,於是兒子成為婆家與娘家唯一金孫。

婚後與公婆同住,我對兒子的管教是「賞罰分明」,而公婆則較溺愛,只要兒子想要買玩具、吃零食、出去玩……兩老往往都言聽計從,加上生活習慣、部分價值觀的不同,難免產生教養上的衝突,例如,當兒子對人說話、做出無禮的行為,我便會向他解釋錯在哪裡,請他馬上道歉,而後到房間「閉門思過」;若發生在公共場合,我則會將兒子帶到角落,請他「『避人』思過」,跟他解釋錯在哪並努力修正,但長輩總會覺得「孩子還小」。

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在兒子還未上幼稚園時,常帶他到親子館、公園、圖書館兒童閱覽室……也認識不少家中也是獨生子女的媽媽,從中讓彼此的孩子有更多互動機會,相互分享育兒經。

兒子剛成為小一新鮮人,深信在人際相處上依然可以很和諧。無論自家的孩子是獨生子女與否,只要認真教養,孩子都會是最棒的。

〈說到要做到〉教養言行一致 孩子不歪哥

文/Maggie Chen(台南市)

如果你問我的獨生兒子,從小到大是否有感受到「三千寵愛集一身」的特殊待遇嗎?我相信,他一定會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可能只差沒有「翻白眼」來表示心中的真實心情。

因為,他除了沒有別的兄弟姊妹來瓜分父母的愛及關注外,我們對他的教養,應該稱得上「嚴格」兩字。反而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為了避免他因為恃寵而驕學壞,我在教養上,有一些不可撼動的原則,那就是「說到做到」及「自我負責」。

大部分的孩子其實都非常會察言觀色、見風轉舵,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標準,如果搖擺不定,朝夕令改,孩子很容易就會見縫插針、賴皮拖延。我曾經因為心軟,或是太累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寬標準,結果後患無窮,所以,後來即使再累,我都還是堅守教養的原則,兒子哭鬧幾次,發現無利可圖,自然就會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再賴皮。

在這樣的教育下,兒子現在是一個獨立、能對自我要求及負責的人。教養絕對要言行如一,孩子也才不會無所適從!

〈別老是盯著〉自主性越高 表現越好

文/國寶(高雄市)

曾有位媽媽分享說住在芬蘭的他們有個二年級的女兒,每天自己一個人走路上下學,回到家的時候,還沒有人在,但她絕不浪費時間,自動把功課寫完,然後自己做點心吃,最喜歡的食物是煎蛋。住在芬蘭的孩子很獨立自主,不論在家或是學校,都有很多機會獨立做事,不會有人牽著他們的手,一步一步地教他們怎麼做,這樣的經驗讓他們更能自由學習。

不是母親控的我,總是試圖讓兒子能發展他的自主性,首先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簡單的穿衣搭配、吃飯、洗澡……有更多低風險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嘗試著自己練習,有教育家說過:「做父母親最好只有一隻手。」意思是父母親對孩子不要包辦得太多,要放開一隻手,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也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辦代替,也不能完全放開,放任自由,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增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社會求生法〉多結交新朋友 才能成大器

文/日向夏(台北市)

有些母親深怕孩子孤單沒伴,做任何事情或參加活動都喜歡幫孩子找好同伴作陪,我從來不做這種事情。

兒子學前幼兒時期,我天天帶他到公園活動,看著一群大小孩子玩著溜滑梯或鬼抓人等嬉戲追逐,我會鼓勵他去詢問:「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藉由與其他孩子的遊戲,學習團體的相處規則,也享受在家中無法獲得的手足遊玩樂趣。

上了小學我不接送,讓他跟社區裡孩子一起走路上下學,同行路上閒聊打鬧、放學路途的祕徑小探險,都成了他回家與我開心分享的話題。暑假參加夏令營,我也會鼓勵他認識新的朋友,一個人也沒有關係。遇到新學年重新編班,他的新班級完全沒有之前的舊同學,我告訴孩子:「一點也沒關係,只要幾天就會變熟了,會認識更多好朋友。」每天他回家,我也會觀察他的表情開心或落寞?與他閒聊今天有認識新朋友嗎?

適時安撫孩子不安的心情,透過不斷認識結交新朋友的過程,培養他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是我認為獨生子女很重要的社會求生技能。

〈避免被孤立〉揪伴玩耍 摸索社交技巧

文/黃琡珺(台北市)

兒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家中缺乏手足互動,「以我為尊」的心態在初上學時,有一段劇烈的陣痛期,他不明白為何要有禮貌、為何要服從、為何要交朋友、為何要忍讓等等,往往一出家門就是抱怨連連,不想上學,因為他在外面不能為所欲為,頗感挫折。

我了解這是被同儕孤立的前兆,須及早端正他的想法與態度,讓他在無壓力之下,能感受友誼的美好,進而融入社群。

於是,沒有讓他參與任何課後補習與才藝課程,而是放學後鼓勵他揪鄰居一同去運動玩耍,很快的,他摸索出社交技巧和與人相處的模式,開始懂得分享喜怒哀樂,辨別是非對錯,關心在乎別人的感受,從非指令式的束縛中成長。

為了廣結善緣,也讓孩子有機會學習主客之間的角色變換及作客禮儀,鄰居會彼此邀約到家裡交流,若發現行為偏差得以即時教導,讓課堂外的社群,沒有競爭壓力,兒子從此樂在其中,放下霸王心態,因為他明瞭做個受歡迎的人是快樂的源頭。

〈全力關注著〉管教更嚴 又過於保護

文/任雨(台中市)

爸媽將愛投注到我們幾個兄弟姊妹,多少有分配不均的問題,我還曾因父母關愛薄弱暗自垂淚,所以從小我就很羨慕身為獨生女的表妹。

社會大眾對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大多是霸道、孤僻,不過這些性格標籤在表妹身上完全找不到,少了同齡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打鬧陪伴,取而代之的是跟大人相處,表妹的性格非常成熟穩重、談吐老成,資源的傾注與自己的努力,表妹向來成績優異,常擔任班級幹部,深獲老師同學信任。

表妹只要成績稍有下降、或是疑似有親近男性友人、又或喜歡哪個明星,舅舅、舅媽就一副天崩地裂擺開家庭會審,想想也為她感到心累。有次約讀大學的表妹去唱歌,看她在現場十分雀躍好奇,原來自小門禁森嚴,表妹從未踏足過舅舅、舅媽覺得不良的任何場所,舅舅、舅媽過度保護,對她的期望常讓她喘不過氣來。

目前在國外發展得很好的表妹,說想要在國外定居,而舅舅、舅媽年紀漸增,一直希望她能回國。無論獨生子女或多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煩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