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一起好好吃飯

2019/08/27 05:30

圖/顏寧儀

文/周素珍

每到中午用餐時段是一天中最頭疼的一門課:偏食的、邊吃邊玩的、一邊吃一邊掉菜屑的、數米粒吃飯的……比起一天只要應付小鬼頭一餐的我,難以想像身為父母是多煩心了。

孩子就是不吃,能怎麼辦?硬逼,不是良方。一位同仁因眷顧學生飲食均衡,硬逼班上一個偏食且評斷生長遲緩的女學生吃飯,結果這乖巧的女孩,每到午餐時間就壓力大到掉眼淚,甚至出現懼學現象,最後差點導致憂鬱症,讓這位「好媽媽」型的同仁自責多年。

到底該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難道只能靠運氣或完全配合孩子偏好?

〈家長看過來〉4準則 食食樂

現就一般台灣家庭及現代父母可能較容易做到的方式,希冀能提供正皺眉的家長參考。

準則一:和孩子一起討論今天餐桌的菜色。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列菜單,最好一起張羅食材,甚至條件容許下,讓孩子一旁協助烹調。切忌討好孩子,得以「真」食物為基準,選擇加工較少的食材,用不著痕跡的方式誘導孩子跟著你要的方向走,甚至能用言行讓孩子以為「菜色是我決定的」,孩子有參與感,自然樂於享用他的「傑作」。

過程中,請父母略花心思,讓孩子認識及接觸多元食材,就算第一次接受度不高,也不要放棄,多試幾次,或改變烹調方式,讓孩子自然而然認同各種食材特殊口味。胡蘿蔔就是我試驗中的成功案例。

小姪女厭棄紅蘿蔔的味道,一開始煮湯,她梨花帶淚的捏鼻吞食;我不放棄,改成口味較重的咖哩燉煮,看在最愛的咖哩份上,多捧場了幾塊。一次晚餐備料,我請她幫我將胡蘿蔔挫成細籤狀,打算上個胡蘿蔔炒蛋,那一餐不單多吃一碗飯,整盤胡蘿蔔也幾被她掃盡:「這是我挫的,所以特好吃。」或許是蛋油帶出胡蘿蔔甜,這小妮子從此愛上蘿蔔的蔬菜鮮甜味。

準則二:多食少言、食畢才離桌。

現代生活忙碌,父母能坐下來,好好和孩子說話的時間有限,加上外面交際應酬所帶來的想法,似乎都認同吃飯順便聊天、談事情的用餐模式,家中的餐桌,尤其晚餐,正好是一家人可以聊天,分享一天所見所聞的美好時光,但,事實如此嗎?

孩子會光說話不吃飯,惹得最後你以火氣收場?你曾遇過孩子因為沒專心吃飯,顧著講話而噎到或吃得滿桌殘渣,讓你因收拾殘局而氣結?你曾因為孩子利用餐間商量事情,卻因意見紛歧而產生齟齬,造成用餐氛圍低落?如果有,用餐當下,建議以「吃飯」為重點。

讓孩子養成「一口一用」,別邊吃邊說,而家長則可叮嚀或「推銷」今天的菜色,上一門即時「食品營養學」,讓孩子把焦點擺在「享用餐點」這件事上。心靈交流,不妨在正餐後的水果或飯後休閒時,相信能更健康、更輕鬆討論或做親子價值觀交流。

準則三:禁用3C。

有次興起,調查班上同學用餐環境,竟有八成以上的孩子是和電視「吃飯」,在餐桌全家共餐的寥寥可數,這些「異數」中,再扣除家人中,會有人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的,僅剩一兩位,由此可見3C之猖獗,更遑論被漠視的親子互動及飲食健康。

如果真的關心孩子的飲食,注重跟孩子的情感傳遞,請先放下手機、關掉電視,要求孩子在餐桌上分享及共享餐食,試著利用美食佳肴建立話題,讓孩子學會享受食物的美味,感受備餐者的用心及關懷,在快樂、放鬆的氣氛下體會天倫之樂,相信3C會很快失去誘惑力。氛圍樹立的確不容易,但以「愛」出發,只要建立習慣,以後也許這個任務會是孩子來執行。

準則四:也是最高指導原則,切忌讓壞情緒上餐桌。

毋需贅言,壞情緒傷心、傷身,如果心情不佳,爭吵狀況未排除,寧可餓肚子也不要上餐桌。我曾經天真以為用餐時,在大家心情「應該」會較放鬆下,能處理我和孩子未解決的爭執,結果,不只飯沒好好吃,要談論的話題也因刻意營造的「輕鬆」而弄得彼此尷尬,關係更緊繃,最後不歡而散,反而是離開餐桌才真的好好協商溝通。

壞情緒只會搞砸彼此的胃口,記得處理完了再用餐。

圖/顏寧儀

〈再次叮嚀〉飲食觀念 家長有責

孩子的飲食觀念就如同語言學習,是環境的內化養成,除了愈早愈好,也要慎始,別因孩子小就縱容,或覺得不懂就不教。口腹之欲本與生俱來,孩子排拒某食材,往往來自陌生,常接觸就會熟悉。

別懼怕改變,也別為孩子的短暫抗爭而沮喪或心軟,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也是唯一把關,愛他,就給他最好的營養成長價值觀吧。(作者為國小教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