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師會客室〉想教孩子 卻使不上力?

2019/04/02 06:00

圖/rabbit44

文/周素珍

圖/rabbit44

「你教的跟老師說的不一樣。」自信滿滿地教孩子功課,孩子的這句話是否讓你困窘?最怕、最討厭?

「現在的課程和我們以前學的都不一樣,看都看不懂,怎麼教小孩?」豪豪的媽媽幾番被「打壓」,最後決定送豪豪到安親班。「我不敢教,怕我教的和老師教的不同,孩子會被搞糊塗。」小雨的爸爸半抱怨、半無奈說:「老師你乾脆給我們『教材』,否則要我們怎麼加強?」訂正孩子作業時,你是否也有如此無力、挫敗感?

〈爸媽難為〉填鴨教育長大 新課程難懂

小學階段是父母最能介入孩子生活,也最能提供學習協助的時候,但看著明明簡單到不行的小學課程,孩子卻直指自己教錯,又羞又愧的惱怒,的確斬斷撥冗想關切孩子課業的努力,「明明很直覺的做法,卻拐彎抹角說了一大套,把孩子都繞糊塗了。直接教不就好了?」小迪的爸爸憤慨地說出他真切想法,這也無怪明明少子化,安親班卻能一家家開,班班「生意興隆」。

隨著教育理念扭轉,課綱一再調整,各個學習版本因應編修,現在小學階段的課程明顯不同於當初填鴨式的課程編排,強調原理原則、生活實作,尤其是數學的概念建構及國語文的讀音、閱讀理解,這部分常讓習慣被「當鴨子養」的父母世代摸不著頭緒,而不知如何著手。

「那就送安親班,花錢了事。」當然這也是選項,但安親班絕對不是首選。坊間許多安親班的填鴨及炒冷飯做法是教育的回頭路,也沒有親情溫度,只會剝奪家長陪伴、了解孩子學習成長的時間。

〈QA時間〉家長大哉問 老師解套

以下藉由父母普遍的疑慮及擔憂,提供拙見參考。

Q:現在的課程和我們以前學的都不一樣,看都看不懂,怎麼教小孩?

A:如果家長願意,請花一點時間翻閱孩子的教科書,先將看不懂的地方略過,你會理出熟悉的基本觀念,就知道的部分教孩子,如果孩子的反應是:「老師不是這樣教。」那就正好,讓孩子告訴你,老師是怎麼教的。所謂教學相長,從孩子口中知道老師怎麼教,孩子在重現老師說法時,或許反能釐清盲點及迷思,不啻一舉兩得?

另外,你的先備知識一定優於孩子,在孩子說明老師教法時,適時偵錯,讓孩子發覺訛誤點而價值澄清,若遇到有爭議時,直接撥個電話請教老師,也讓孩子學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Q:我怕教的和學校不一樣,孩子觀念混淆。

A:其實只要家長教的觀念及做法是對的,應該沒有混淆問題。孩子出現錯誤,代表的就是不懂或部分觀念迷走,他會質疑你的教法錯誤,往往來自學習一知半解。執教鞭多年,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真的無法「建構」自己的知識,反而先填鴨,再慢慢引進原理原則,孩子的接受度更高。

身為父母的你有兩項優勢:第一,你應該比老師更知道如何讓孩子聽懂「話」,進而能落實因材施教。孩子不懂,想必是聽不懂老師的「教學用語」,你又千方百計想和老師說的一樣,這無疑是飲鴆止渴,不如換個說法,用你的想法教,孩子也許更懂、更能掌握。第二,「小班教學」絕對優於大班教授,家長是難能可貴的家教,讓孩子享有不受其他學生占用,又不被上下課分割時間的專注學習機會,只要花點時間,孩子一定會有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及一些熱血老師開發並錄製許多線上學習課程:語文學習的教育部字辭典;偏重數理的均一學習平台、磨課師(MOOCs);多元的因材網等,都可以提供孩子學習的管道。

耐心及陪伴絕對是促進親子交流及幫助孩子成長的不二法門,而孩子的作業更是最好的媒介。認識孩子的作業,跟孩子一起學習,這樣的親子互動及回饋是千金難買的。(作者為國小教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