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親戚借用物品 行不行

2019/03/10 06:00

圖/陳佳蕙

家人的物品,借來借去可能有時還會囉嗦一下,但如果是婚姻關係產生的家人呢?借或不借都得小心應對……

圖/陳佳蕙

〈不知誰愛算計〉看免費第四台 卻不分享網路

文/厭世水(屏東縣)

初中之前我們跟大伯、二伯住一起,後來大伯搬到對街,就剩二伯家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同在一片屋簷下,很多的東西都是互相借來借去的,譬如我們家率先安裝了第四台,但因為二伯不想另外再花費,於是向我們商求可否偷偷地拉線讓他們也能看第四台,租金由父親一人繳納,二伯並未分攤。

但是父親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去世了,所有的家計變成了母親一人需要承擔。對於二伯借用的一切她耿耿於懷,但為了家庭的和諧仍隱忍好幾年。直到快要上國中時,她想要為我們家安裝一條寬頻來使用,當時二伯家已經有一條寬頻了,於是母親試探性地詢問是否能夠共用一個網路線,不過換來的卻是費用必須分攤的回答,母親當然沒有預期到是這樣的局面,於是她毅然決然地理算家裡那些「借用」的東西造成的支出,其中一個就是第四台,她在沒有詢問過二伯的意見前,就終止第四台服務,此舉惹得沒電視看的二伯家傷透腦筋,而後我們家換到了一個很會算計的「美名」。

〈有知會才尊重〉不說聲就借走 讓人很不爽

文/米飯香(彰化縣)

從小的生活用品和文具大多是和姊姊們共用,就連衣服大多也是姊姊們穿不下的再換我穿。

因為感情好,長大後東西也都會相互借用,但使用前都會尊重對方,禮貌性知會一聲再使用,就算要借住姊姊家也都會知會一聲,並不會直接拿著姊姊給的鑰匙突然開門出現,而姊姊們要開我的車,也都會知會一聲再開,全家有著相同的默契。

不過在夫家情況完全不一樣,東西常不知誰拿去用,就連收起的東西也會被莫名拿走,更令人不解的是,還是在換下的行車記錄器影片中,才發現車子被借走……

和先生直白的溝通個人感受與想法後,物品不再莫名被借用,我也更樂意借出物品給先生的家人使用,因為分享好東西給最親的家人原本就是種愉快的心情,分享或送給對方都是很開心的事。相反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東西被借用,甚至被用壞或弄丟,就算是很親的家人,心情肯定不會愉快的。

〈彼此節省花費〉共用就是加分 感情有交流

文/愛(台中市)

「妳這鞋子還滿好看的,我來穿穿看。」婆婆看到鞋櫃裡,我放置沒穿的高跟鞋,就拿起來試試,「大小剛好,那這樣這鞋子誰要穿就拿去穿,大家一起公家穿。」這是婆婆跟我借鞋的第一次。

記得有一天,我和老公孩子要出門,婆婆上下打量我說:「妳這雙鞋和衣服不搭,來來來!我有短靴,搭配起來一定比現在這雙好看。」穿上婆婆淺咖啡色的短靴,真的更有整體感,顯得更亮麗有型。「這雙鞋妳要穿的時候就自己拿去穿吧。」

後來,我和婆婆常常互穿彼此覺得適宜的鞋子,總覺得有了感情的交流,也很方便,更省了筆花費。

婆婆會做衣服、修改衣服,是手藝很好的裁縫師,加上她對美的要求,所以常常會給我良心的建議,衣服如何搭、鞋子配哪雙等等,這樣出門的我,也等於是給了婆婆和老公面子一般,有加分的作用。

可惜婆婆和我身材有別,不然,我想,我們連衣服都可以互相交換穿吧。

〈想省錢走歪步〉違法借悠遊卡 被拒還翻臉

文/ Sin辛(台北市)

去年奶奶生日當天,我下班後直奔奶奶家,一進門,卻感覺到一股沉重的氣氛。

親戚們個個板著張臉備料、端菜,原來就在我到奶奶家之前,姑姑她向嬸嬸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借嬸嬸的悠遊卡一用。

由於嬸嬸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同時還有愛心悠遊卡,無論是搭公車、捷運都有特殊的優惠。姑姑得知此事後,便想著嬸嬸目前沒有工作,大多待在家中,每月補助的乘車點數幾乎沒有用到,加上姑姑換了新工作需要每天搭車通勤,於是想借嬸嬸的愛心卡來節省交通支出。

孰料,嬸嬸當眾義正嚴詞拒絕,還直指姑姑的這種行為是冒用、違法的,頓時讓姑姑下不了台,兩人也因此爭執起來,連同叔叔、大伯都參與進去。

對姑姑而言,或許只是出於想開源節流,覺得親戚間不用如此計較;但從嬸嬸的角度而言,即使她自己不用愛心卡,也不代表能借給他人使用,更何況是觸犯法律的事情呢?

因為一張小小的悠遊卡,兩人往後見了面都是冷言冷語,失敗的「借用」,成了壁壘,就此佇立在兩人之間。

〈有默契不囉嗦〉方便不隨便 有借有還

文/Jane(台中市)

先生是家中獨子,婚後我不僅和公婆同住,直至兩位小姑出嫁前也和她們住在一起,我的夫家很自由,因此小姑生活不拘小節、生活過得率性且自在。

我和小姑的感情不錯,其中的祕訣就是彼此保持「尊重」的態度,特別是在需要用到對方的物品時,即便我們之間很熟,仍會先知會對方,小從生理用品、孩子的尿布,大至出門購物時發現皮夾少了幾張百鈔而開口商借,我們都習慣以「妳那裡『有沒有』?」其實,話中的「有沒有」透過我們的人腦翻譯機得到的意思,就是「能不能先跟妳借一下?」

每當聽到這些客氣的請求,我總是欣然答應,畢竟這些都是生活上不貴的小物,因此我樂於給人方便,就算忘了還,也不會想著如何追討,然而我可愛的小姑總是會在向我商借各式大小物品後馬上歸還,即使我事先告知不用還,她們還是很客氣且周到地歸還,我們之間的默契就是可以給人「方便」,但不能「隨便」。

〈優質有來有往〉愛惜借來物品 再借不難

文/吳郭魚(高雄市)

結婚後發現夫家間感情親密、不分彼此,東西常會互借有無,老實說剛開始讓我非常不習慣。

婚後首先被借出的是我自己購買的大行李箱,老公的理由是出國才會用的行李箱,體積大使用率低,沒必要每家都買,家裡有的就借別人,有何不可,因為說得有理、對象又是小姑,當然也只能借出。

後來陸續借給夫家的還有睡袋、羽絨衣、蛙鏡、書籍、CD與各式優惠卡……等,不過我發現夫家人有個好習慣,對所借物品都會小心使用,用完會將所借的物品清潔或送洗後才送回,這降低了我對借出物品的厭惡感。

真正讓我釋懷的是某次我們計畫帶3個小朋友環島7天,自家的車子雖勉強可坐,但長時間乘坐畢竟不舒適,另外再租大一點的車又是一筆花費,沒想到此時夫家的大姐夫竟主動來電告知,可出借他的7人座休旅車讓我們環島時使用。當然環島後要把車歸還前,我們把休旅車開去清洗,並把油加滿,我想如果每個人都當個優質的借物人,就能享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